荀彧忠于汉室,为什么他不去投奔刘备呢?
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个最大的好处,天子在手,名分我有。在广大不明相的臣工眼里,曹侍奉着汉献帝刘协,就说明他是朝廷一方的忠臣,军阀全是乱世贼子。
如果某人一片丹心想要报效朝廷,肯定更愿意在曹手下做事,因为他有天子,名正言顺。
例如著名谋士荀彧,对曹的贡献很大,是曹一北方的首席功臣,曾多次修正曹的战略方针,还举荐了荀攸、陈群、郭嘉等人才,曹称他为“吾之子房”,对其非常赞赏。
但谁能想到,这荀彧忠的竟是汉室而不是曹,也怪不得曹恼火。我把你当我的张良,你却没把我当你的刘邦,太打脸了!
对了,迎接刘协本就是荀彧给曹出的主意,只不过他的本意是迎奉皇帝、匡扶汉室,救东汉于危难,成就他和曹的不世功勋。却没料到曹想法更野,从“奉天子”变成了“挟天子”。
公元212年,曹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国公倒也罢了,“九锡”很特殊,是君王赐给大臣的九种礼器,代表着对大臣的最高礼遇,再进一步,那就只能拱手禅位了。事实上,九锡本就是谋朝篡位的前兆,上一位得九锡的人是王莽。
荀彧极力劝阻,说的话还不太客气,大意是如果您接受九锡,就失去了忠贞之诚,不是君子,会被世人耻笑。
曹大怒,当时没做什么,后来派人送食物给他,荀彧打开食器,见里面空无一物,知道曹不会放过自己,为了不连累家人,服自尽。食器里没有食物,大概是不想让荀彧吃饭的意思,不吃饭,当然得死。
此事从侧面表明,荀彧很明白曹的心思。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曹并不是到此刻才表露出自己的野心,各方枭雄早骂他是挟持天子的老曹贼,荀彧一直待在曹营,更不可能看不出曹的实目的,他为什么不投号称汉室宗亲的刘备呢?
原因很简单,荀彧从来看不上刘备。
荀彧投入曹营是在191年,当时刘备在做什么呢?在青州,因对抗冀州牧袁绍有功而升为平原县县令。
曹早在188年就是刘协他汉灵帝亲封的“西园八校尉”之典军校尉,被汉灵帝视为心腹。191年已经是东郡太守,并且因刺过董卓、联络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而名扬天下。
大家注意,董卓是东汉末年公认的反派大BOSS,讨伐他是诸侯们的一种资历,往后提起来面上有光。曹不但参与,还是组织者之一,此事让他成为东汉群雄中不可忽视的一号人物。
刘备有没有参与都是个未知数,就算在场,也只是打酱油的小角色,关羽温酒斩华雄在正史上根本没发生,斩华雄的是孙策孙权之父孙坚。
这一回合的PK,曹全胜。荀彧估计连刘备是谁都不知道。
荀彧劝曹迎汉献帝是196年,那时曹已打败吕布占据兖州,大业初成。至于刘备,这个时期还没开始和曹作对,曹挺欣赏他,上表汉献帝任命他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之后吕布前去徐州投刘备,趁袁术进攻徐州时抄了刘备的大本营下邳,还俘虏了刘备及出征将士们的家眷。刘备败于袁术,无力进攻吕布,无奈之下假意跟吕布讲和,得以回到小沛,养精蓄锐召集兵马,准备吕布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又败了,前往许都投奔曹。
往后好几年,不管刘备心里怎么看曹,他都是跟着曹混的。因而,哪怕荀彧发现了曹有异心,又怎么会投刘备?
刘协想方设法通过车骑将军董承传出“衣带诏”,自称皇叔的刘备却不敢奉诏,而是在曹“煮酒论英雄”后跑路了,从此再不管刘协的死活。这让荀彧怎么敢相信刘备的能力以及对汉室的忠心?
曹当初不也是忠臣良将吗?散尽家财,募集义兵对抗董卓,谁提起他都得夸个“忠”字。荀彧看走了一次眼,变得更为谨慎。
荀彧前后,刘备终于在走上坡路了,此前与孙权联后打赢了赤壁之战,得到荆州一部分区域做为据点,并应刘璋之约入蜀。刘璋的目的是借刘备抗汉中的张鲁,刘备的目的却是取代刘璋主掌益州。双方打得难分难舍。
可对荀彧来说,哪怕刘备的入主益州,对他也没什么意义。一来,就是上面提过的忠心问题,刘备势力越大,估计在荀彧看来越像曹;二来,荀家是大族,子弟门人众多,全在曹手下,他要是叛逃,家族将迎来灭顶之灾。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马超这么狠,置亲人安全于不顾。
所以,荀彧先是怀疑刘备的实力,后是怀疑他对汉室的忠诚,再加上家族的牵绊,根本不可能投刘备。是他对曹、对汉室、对家族唯一的交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