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背后有什么说法?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每逢端午佳节倍思“亲”──那些亲近我心的历史先贤,那些亲切的美俗和亲爱的美食,……不思量自难忘。可知道在这些缤纷的端午节俗、美食中蕴着哪些道理?它们代代流传,行之有年,我中华一族很多人可说是“不知道已在道中”。
“端午”名称内涵阴阳之意
“端午”是黄历五月五,又称午月午,也称“重午”、“端阳”。这些名称就蕴着天地阴阳五行之道,怎么说呢?
“端午”、“端阳”具有“阳端”、“阳极”的意涵,因为午月午两把阳火形成“重午”,这一天是天地阴阳循环中的至阳之,这一天的午时是至阳之时。然而,物极必反,重午的午时之后就是阴气开始冒出之时。《说文》说:“(黄历)五月,阴气逆阳,冒地而出”。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观察到了午月阴生的现象,也有很好的对应之道,《礼记.月令》说:“是(五)月也,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礼记》教导人持着戒慎的态度斋戒身心度过五月。端午节的种种别称,对应着天地阴阳变化的现象,提醒着人们修心养性、顺应变化之道。
粽子.阴阳未分之象
“绿菖青艾绛纱囊,菰叶堆盘解粽香”(清雍正帝《午 》)。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食物,除了纪念屈原的文化意涵之外,看官可知它还包阴阳之理喔。
晋朝平西将军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五月五到夏至之间吃粽子的民俗:“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当时人吃粽子是反映阴阳循环的节气民俗。然而,从当时的粽子里怎样看出“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之象”呢?
古早时人们用菰叶包粽子(菰叶是筊白笋的外衣),将粽子放到又淳又浓的木灰碱汁中煮到烂熟,菰叶里黍米粒就融黏在一块,颜色呈现金黄,即古诗词中的“角黍包金”是也。那菰叶里粒粒米粒儿“相包裹未分散”,对应了端午、夏至时节天地阳气至极,阴阳未分之象。古人把对天地阴阳循环的观察包裹在粽子里,反映了中华先人对节气的敏锐观察,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
“角黍包金”的黄金色碱粽,表现端午时节“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
端午节食俗 五行养生
“五红”、“五黄”是端午节的食俗代表。端午节处于仲夏的开端,民间流传端午吃“五红菜”,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蕃茄)和虾等五种。而在传江苏端午节午宴则有“十三红”的习俗,就是“十二红”加上一道雄黄酒。《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言论》“夏,病在心”,“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精于心”,所以红色成了夏天养心的选择。
在江南,尤其是江浙杭州一带,传民俗中过端午吃“五黄餐”很普遍。“五黄”指端午节的时鲜中的五种食物,一般首推黄鳝、黄鱼、咸蛋黄,其它还有黄瓜、黄豆、黄梅和雄黄酒等。为什么在端午节吃“五黄”?食物在五行中属土,多具有养护脾胃、强壮身体的功效。端午节正是炎炎夏,容易让人口渴、食欲不振,元气衰弱。此时利用食物来开胃,促进新陈代谢机能,提振元气正是时候,符合传中医学的五行养生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言论》说:“中央,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精于脾”。从《本纲目》看“五黄”的特性,多具有排或解的食疗功能。
“五黄餐”或“五红菜”的端午食俗,都实践了中华传文化中的五行养生之道。
艾菖蒲 至阳防疫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元金好问《朝中措》),宛然是一幅年年常新的端午节景诗画。南北朝的风土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这天,人们赶早在鸣前出门去采艾,“悬于门户上以辟邪气”或是“以五彩丝系于臂上,辟兵厌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
小小艾性质纯阳至刚,辟邪驱病恩物。
为何选择艾、菖蒲这两种植物悬挂门户上或佩戴身上过端午呢?有科学性吗?《本纲目》说艾是“纯阳”植物,性极热,升阳气和菌功效很强;说“菖者百之先生者”,“感百阴之气为菖蒲”。可见艾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实根性强壮,至阳之性,百阴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节驱、菌、辟阴邪的“先驱”。
艾叶切碎纳香囊,随身携带可以驱虫保健;中国史上四大女医的鲍仙姑曾以艾疗病,救人无数。菖蒲也是制伏夏天“五”的五瑞之一,菖蒲根屑入雄黄和酒做成雄黄酒,抹在手足、额上可驱虫。菖蒲泡入水中可做“浴兰汤”,有沐浴净身的效果,从先秦以来就受到重视。《大戴礼夏小正》就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就是后世传的“浴兰汤”。艾和菖蒲这两种端午节代表植物,都表现了纯阳制阴邪之道。
阳刚气利于铸器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午时,只有端午这天午时的水特称“午时水”,自古享有盛名,浴兰汤用的也是这午时水。“午时水”不寻常吗?
晋代杨泉《物理论》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所以“午时水”最能反应端午天地阴阳消长之机。这种天人合一观以及衍生的创用发明,在传中华文化中俯拾皆是。
“午时水”在很多方面受重视,先说在医学上的作用。李时珍说古时候《金门记》有记载,五月五午时若下雨,实是“神水”,也就是上天所赐的宝物,得趁午时赶快把竹竿砍下来,沥取竹节中的水,饮之可以“清热化痰,定惊安神”;用来作药,主治“心腹积聚及虫病,和獭肝为丸服”。李时珍说(黄历)五月五重午(即端午节)的水也是一种“节气水”,具有防疫、驱的疗效,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的药丸,例如“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诸丹丸”。因为端午节气正行到纯阳至刚之际,汉方药学、中医都肯定了午时水在医疗效用上的效用。从阴阳相生相克的特性来看,端午的午时水是“极阳水”,最适用于制伏阴。
在铸造上,“午时水”也有不凡的表现。利用“午时水”来铸造刀剑特别锋利耐用。“午时水”是“极阳水”,经过天地阳气菌,像是得到加持一般,耐久不败坏。盐水镇上的桥南老街区的传打铁铺都从古井取用“午时水”来铸造刀剑具。传老打铁铺的磨刀用的水槽和用来淬火降温的水槽,都坚持在每年端午节更换“午时水”,一用一整年,结果锻炼出来的刀一般的更锋利耐用。
古时候取火的“阳燧”铜镜。
端午又逢丙午,这一天午时之气更加阳刚气盛,光辉万丈。丙火是最猛烈的太阳,霜雪不能侵,能锻庚金,所以此时是锻铸金属器具的最好时机,铸造出来的镜子,光明映天地。《论衡》说在五月丙午午时铸造的铜镜“阳燧”可以取得火:“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则火来至,此取火之道也。”“阳燧”是周代用来取火的凹面铜镜。
另外像是汉武帝的“元光镜”、东汉和帝的“元兴镜”也都是著名的五月丙午镜,金水之精,古传的辟邪之宝。显然在古久以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已经会利用端午与物质的阴阳特性以增益生活。
宋代诗人李纲说“重午”:“谁将佳节号天中,阳极阴生五自重。”宋人柳德骥说“端午泉”:“盈虚嘿(同默)顺阴阳气,消长先知天地机”。中国古人的生活与天地相融相通,将端午时节天地的阴阳变化特质融入节庆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现代人,如果能够洗净被“无神论”误导的错误观念,重新体现人与天地、人与神的关系,这些自然之道的美好效应当会再度回归。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