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个ldquo;天府之国rdquo;?历朝历代ldquo;天府之国rdquo;盘点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所指的的天府之国基本是指成都,那么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个“天府之国”呢?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各位带来详细的介绍。

  quot;天府quot;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舒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也指京师或天子的府库。而quot;天府之国quot;多指在被称为quot;天府quot;之地建立过政权或设为国都,是一个相对的区域,范围较quot;天府quot;更大一些。

  1、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

图片.png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等)之间。西起宝,东至潼关,海拔约323~800米,东西长约350公里,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时候称“关中”,亦有雅称“秦中”之说。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包括西安、宝、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示范区。东西长约35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是断层陷落区即地堑,后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属于渭河断陷盆地带的关键主体部分。

  这里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宝地。

  2、成都平原(汉代至今)

  成都平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地势平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最大芒硝产地,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平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组成。总面积23000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有名的鱼米之乡。因该平原地区主要为成都市所辖区市县,故称成都平原。其中成都主城区位于平原东部。

  3、江南(北宋时期)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江西。在古时候,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楚。后来随着中原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时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

  4、并州(五代时期)

  《册府元龟》卷四百六十一: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古太原城)曰:quot;是何等城?quot;或曰:quot;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quot;

图片.png

  5、京师(明清时期)

  华北北部的燕京一带虽在战国后期亦被称为quot;天府quot;,但秦汉以来并没有人这样讲,直到明清时期建都北京,才获得了quot;天府之国quot;的美誉。《大明一志》卷一:quot;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quot;

  6、闽中(明代)

  闽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quot;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quot;

  7、盛京(清代)

  盛京即沈阳。《钦定满洲源流考》卷十九《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quot;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quot;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