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德宗二帝到底做了什么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两人的纵然吗
对唐代藩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藩镇割据问题严重,原因是因为代宗德宗二帝纵容吗?
唐代中期时,边境和很多重要地区设立了度使,主要负责掌管当地的军事政务。但是发展到后期,中央鞭长莫及,所以很多藩镇将领不受控制的拓展势力,所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大。
因为手中掌握着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与财政收支,所以多个藩镇开始拥兵自重,逐渐形成了军人割据的境况。
藩镇的大军、经济和官员分配等多方面逐渐脱离朝廷的管控,还常常与朝廷对抗。安史之乱爆发到黄巢之乱形成之间的时期里,大部分的藩镇还是老老实实的听从中央的命令。
除了幽州藩镇、魏博藩镇等极为少数的藩镇拥兵自重。黄巢之乱爆发后,多地藩镇割据才逐渐形成常态。此时唐代已逐渐走向末期,国家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藩镇割据成了加快唐代土崩瓦解的催化剂。
设立的藩镇节度使虽然管辖一方土地,但头顶的名义还是唐代的封疆大吏,并非是亲王,所以还是以朝廷为中心。藩镇的经济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但军事能力却是自备的,建立起的大军应合法且归属国家。
律法中是这么要求的,但有些藩镇不老实,想着偷偷摸摸搞些小动作。割据的藩镇总想拥有自主的军事决策权,但是又不能完全拜托中央,毕竟硬刚肯定是刚不过的,而且经济命脉还在朝廷手中。
所以藩镇割据招揽的士兵,通常是破产农民以及无业游民,以职业雇佣兵的名义加入大军中。起初设立藩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辖国家,朝廷虽然掌握着最高领导权,但天高皇帝远。
偏远地区及边境地区的很多事情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将不同地区分开管辖,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如唐代后期,东南鱼米之乡经济发展较好,所以可以为朝廷提供经济支持,而边疆的藩镇负责对外的防御和进攻。
还有河朔与中原的藩镇,各司其职,虽然不同方位的藩镇之间相隔距离较远,但起到了互相制衡、互相扶持的作用网。
唐代后期混乱、派相争,虽然民间不断,但仍能够坚持一百多年,得益于各藩镇依存与制衡的关系下形成的较为完的体系,这才使得国家的根基并没有被大大小小的纷争所动摇。
唐大历十年,魏博藩镇发生了规模较大的叛乱,如若朝廷坐视不理,势必会影响到皇权治,所以出兵征讨田承嗣。
但这一仗打了两年之久,最后还是没能出结果,一直打下去的话对双方而言都毫无益处。魏博藩镇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朝廷则为了顾全大局,最终二者各退一步,互相妥协。
无有偶,泾原兵变时就是地处河北的各藩镇联合在一起,共同与朝廷对抗的结果。不过并非是河北周边的藩镇正正的上下一条心,这种难得的团结一致对外不过是出于私心而已。
由于多个藩镇结合的实力较为强劲,且河北离国都长安不算太远,唐代大多数兵力都被泾源牵制住了。泾源士兵攻势迅猛,藩镇蠢蠢欲动,致使唐德宗不得不离开国都,为保平安在多地辗转。
当朝皇帝一直在外逃亡也不是个办法,而且德宗也意识到了河北藩镇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自身实力还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再加上长安被朱泚占领,对外声称已自立为王,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对付藩镇的事情上,那皇帝的座位恐将不保。为了保住皇家颜面和自己权势的安全稳定,所以唐德宗做出了妥协。
德宗决定先将对付藩镇的事情往后放放,暂且安抚好河北的各势力,集中火力对付完朱泚后,再解决藩镇叛乱的问题。
所以德宗做出了重大的让步,他无可奈何的恢复了藩镇原来的爵位,并且对外承认了他们拥兵自重的盘踞在河北附近的合法性,就连对后代的世袭制度也松口了。
虽然有很多后人都曾批判过德宗对于藩镇割据的纵容,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当时长安被占,河北各势力虎视眈眈,两难之下的这个决定确实是无可奈何之举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德宗的退步,才缓解了藩镇的步步逼近,德宗才有了一线喘息的机会。整个僵局也因此扭转了,为后赶走朱泚夺回长安做足了准备。
安史之乱后,各藩镇之间存在着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又能相互依赖,共同谋求更大的利益。而这种良性的竞争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
虽然藩镇之间暗流涌动,但是不至于一家大。而建中之乱则像是安史之乱的续篇,将新的局势予以合法化,承认了朝廷与藩镇之间的相处关系。
唐代的覆灭与藩镇割据脱不开干系,虽不致命但一直都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德宗与藩镇达成的和平协议其实对双方都有益处,皇帝最高领导权仍然在,而藩镇也恢复了爵位,权利也趋于合法。
纵容了藩镇的不只是德宗,还有代宗,两朝都曾尝试过藩镇势力,但效果甚微。两位皇帝都清楚藩镇势力的根深蒂固,所以做出的退步也是极为有效的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唐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