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白银为什么会额外征收税赋呢?
在很多影视剧中,人们通常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使用,例如动辄就是百八十两银子的场景。认的说,这样的情况在民间几乎不会发生。首先,白银不属于通用货币,很多店家根本不敢收白银。第二,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白银。但是在我国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采用了白银为主的标准。认的说,这一征收标准给百姓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今天,我们就聊聊我国古时候历史上的征收白银赋税制度。
我国疆域面积辽阔,资源非常丰富,但银矿石的储量却并不丰富。我国主要的银矿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例如甘肃等地。在古时候历史上,这些地区要么在游牧政权的控制下,要么属于双方反复拉锯的地区。再加上当时的探测技术简陋,很多银矿都没有被发现。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开始推行黄金和铜钱共同使用的货币制度。
例如商鞅变法期间,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严,商鞅以50金为,鼓励群众将木桩搬移到北门。由于各地区的铜钱样式、重量混乱,在汉武帝在位时期,朝廷开始了著名的货币改革,五铢钱开始使用。五铢钱使用了很长时间,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一直使用到了南北朝时期。但由于政局混乱,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情况。在民间,私自铸钱的情况皆是,这些铜钱的质量和分量都严重不足,造成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质量越来越差,出现了“入水不沉,随手破碎”的尴尬情况。鉴于混乱的货币秩序,曹魏政权下达政令:“使百姓以谷帛为币。”换而言之,从这个时候开始,粮食和布匹能够与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粮食和布匹具备了钱的职能,这也反应了民生艰难的现实情况,粮食和布匹成为了纯刚需的代表。隋朝一全国以后,结束了长达40年的混乱局面。
隋朝重新开始使用铜钱,而且铜钱的样式开始进行改变。但请注意,在隋唐时期,虽然已经重新建立了以铜钱为主的货币体系,但布匹、粮食仍在继续使用。关于布匹、粮食能够兑换多少铜钱,唐朝甚至下达过相关的文书。开元22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达了命令:“自今以后,所在庄宅口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纬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由于黄金的数量太少,如果使用铜钱又非常不方便,粮食和布匹的实际力甚至超过了铜钱。在宋朝建立的初期,鉴于北方辽国的威胁,宋太祖赵匡胤说过这样的话:“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由此可见,在宋朝的初期,绢布的实际价值远高于铜钱。
众所周知,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白银、黄金太少,而铜钱太重、力低下。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达成合议的时候,对方只要布匹、茶叶和白银,不要铜钱,也是因为铜钱力太低。在元朝治时期及明朝治的前期,都沿用了这样的模式。明朝治的前期,朝廷向百姓征收赋税仍旧以粮食为主,因此才出现了“淋尖踢斛”的绝技。但是从明朝隆庆皇帝开始,明朝开始改变原有的赋税征收办法,开始征收白银,而不是粮食或者铜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明朝正德、嘉靖时期,明朝饱受的侵扰,海路不通,明朝无法与西方各国进行海洋贸易。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们的努力,最终扫清了问题,明朝开始了对外贸易。与此同时,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已经确定了对南美洲的殖民治。南美洲地区盛产白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白银开始进入明朝。随着白银储量逐步充盈,明朝高层认为以白银为主的赋税征收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但明朝高级官员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白银的持有人。虽然大量的白银流入明朝市场,但基本上都控制在那些贵族、地方豪强、大商人和官员们的手里,普通百姓们几乎没有白银。明朝开始改为征收白银的赋税标准以后,每逢赋税征收的时候,百姓们就不得不用粮食和铜钱交换白银,自然是低价出高价入的模式。长此以往,大量白银的持有人自然是钵满盆满,吃亏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明朝末期,顾炎武曾经在陕西地区游历。那年,关中平原获得了大丰收,但农民们仍然不得不“民且相率卖其妻子。”随着粮食的丰收,朝廷的赋税征收标准也随之提高,百姓们需要缴纳更多的白银,实际上损失的更大。很多百姓不堪重负,开始了撂荒逃亡。明朝末期的农民此起彼伏,不合适的赋税征收模式占很大的原因。清朝入关以后,沿用了明朝的赋税征收模式。
两江地区的官员,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说:“四海之内,益困穷。银益少,不充世用。”从侧面反映了征收白银的政策,给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尤其是乾隆皇帝上台之后,由于吏治益,白银不足的情况更加明显。由于白银的力坚挺,很多贵族、官员们大量囤积白银,造成了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白银市场更加紧俏,银贵铜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从表面来看,清朝的财政没有损失,但百姓们实际上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进入清朝治的后期,开始大量流入清朝,造成了大量的白银外流。湖广总督林则徐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表达了自己焦急、恐慌的心情:“鸦烟流,为三千年未有之祸。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当时,清朝总计外流了高达几千万两白银。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金融秩序的瘫痪和崩溃,白银的增长了好几倍,但朝廷继续以白银为赋税征收标准。百姓们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老舍先生的作品《茶馆》中讲到:“百姓穷,没吃没穿,逼着卖儿女。”因此,在咸丰、同治在位时候,前后爆发了太平天国、捻军等一连串的农民。虽然的原因不同,但都受到了各地百姓的支持,因为实在是“民力以尽,无以为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