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刘邦注定胜利?

  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刘邦项羽的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刘邦注定胜利?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一、刘邦和项羽的共同点

  1、两人都胸怀大志,眼光远常人要远;

  2、两人都不敢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

  3、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又过分自卑。

  二、从《鸿门宴》看刘邦项羽的不同

  1、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辱负重,于保全自己。

  2、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于采纳意见,虚心细致,随机应变。

  3、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4、项羽养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必除,又能收敌为其所用。

  三、刘邦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不同

图片.png

  1、刘邦的用人方法

  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粮,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能当上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于调动身边的资源,利用众人的力量,为自己的霸业开道。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我该怎么办啊?”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起兵与当皇帝坐江山不同,身为皇帝,他要控制一个国家,最想提倡的是忠诚,反对的是背叛。他用丁公的死,向天下表明这样的态度:“只要你是叛徒,连新领袖都不能容你。”刘邦在危急之时利用了丁公的怜悯之心,胜利之后,又利用丁公的死,为“忠诚”造势,可谓“人尽其用”。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两件事情很重要,第一是战略,第二是人才。就刘邦而言,他的战略很简单——一战线,远交近攻;在用人方面,刘邦根据每个人资质的不同,做到“人尽其用”,有的人用其忠诚,有的人用其才能,有的人用其一时的小聪明,有的人,甚至用其性命。

  2、项羽的用人方法

  范增始效力于楚军,辅助项梁,项梁托孤,范增忠心耿耿的为项羽谋划宋义领楚军、鸿门宴计除刘邦,可项羽妇人之仁,痛失良机,后来屡次献计,项羽刚愎自用,不听,陈平施离间计,愚蠢的项羽,竟然怀疑范增,范增气愤离去,病死在回老家的途中。项羽失去最重要的智慧之源,从此以后落西山,由胜至衰。韩信、陈平都愿为项羽部下,韩信献计与项羽,项羽不听,韩陈先后投刘邦,刘邦重用之……

  四、刘邦和项羽的处事方法不同

  1、刘邦的处事方法

  刘邦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在和每一个对手对阵时,都会寻找盟友一起作战。在战胜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他再动手解决身边的盟友。

  面对项羽“旦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刘邦能能退,随机应变,依张良,拉拢项伯,争取项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从刘邦说:“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和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为什么至此。”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区别和处事风格。

  又如刘邦赴鸿门宴是有充分准备的,他身边有张良、樊哙等保驾护航。张良的智慧、谋略、胆量、人品是举世罕见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忠勇过人,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汉,在关键时刻都会誓死保卫刘邦。刘邦与文臣武将密切配合,进退有度。张良前后照顾,左右逢源,见机行事。樊哙挺身而出,勇不可挡,理直气壮,感动项羽。整个鸿门宴过程,刘邦君臣的言谈举止似有默契,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2、项羽的处事方式

  项羽在垓下战败没有自刎,项羽在没召开军事会议,没有具体撤退方案,没有后处理的情况下,只率八百壮士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项羽作战勇猛,历史上无人能与其相。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胜利,都是用破釜沉舟、穷追猛打的勇猛精神而取胜的。但项羽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灭秦后烧毁宫殿,不留己用;不在富饶的关中地区称王,反而急于东归;把自认为贫困的关中地区封给刘邦;封王时又只顾封自己的亲信,结果引起旧诸侯的不满;楚怀王,使诸侯更加不满;楚汉战争开始后,不团结诸王,至使诸王相继叛楚;不听谋士范增的正确建议,养虎为患,让刘邦逃走,使范增负气而走;作战中,粮道经常被断,结果两面作战,兵疲将乏。一系列决策上的失误最终决定了他的失败。

图片.png

  五、刘邦和项羽的权力的来源不同

  1、刘邦的权力来源

  领导者要会利用传播手段,具有传播思想的能力。刘邦在这一方面是佼佼者。也就是现在的自我推销能力。

  首先是出生的奇迹,古人很讲究出身的问题,要想让人接受自己,就必须改变那种卑微的出身,然而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人的命。可他还有神话可以利用,在那个讲究地位出身的时代,利用神话是他简洁而又有效的选择。接着又是他长相的不寻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相面老父说刘邦“君相贵不可言”。吕公的嫁女和老父的相面都显示了刘邦的不同寻常。

  在民间,刘邦充分利用了村头街尾的老太太式的的传播方式,因为有了这些神话故事,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神话,大家先广为宣传。这些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刘邦的至关重要的宣传工具。从此以后,刘邦也就成为了传奇式的人物,人们都会说他的长相如何的神奇,他的赤帝子白帝子如何的威武,原来刘邦是上天派来取代秦始皇的。

  这就是传播的力量,在为个人作宣传中,刘邦运用了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媒介,来为自己顺应天理取代秦始皇奠定了群众基础和口碑。作为领导者,要会利用大众传媒,刘邦在这一点上把他的传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2、项羽的权力来源

  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自小受过正规的教育(应该包括历史),可是他对学习兴趣不大。项羽在范增的谋划下,在诸将地拥戴下,宋义带领楚军经过巨鹿之战树立了权威,项羽的权力是来自他的家族,也可以说是来自他个人的勇猛

  六、刘邦和项羽在对属下的奖罚方面不同

  1、刘邦对下属的奖罚方式

  刘邦于赏罚,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很多武将不服,但刘邦用“夫猎,追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来解释,不但说出事情的本质,还平息了大家的怨气。

  2、项羽对下属的奖罚方式

  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之以正军心。对作战勇将,立有战功还不刻好印符,玩摩的失去棱角还不奖予,其心之贪可见!军纪不正、赏罚不明,也是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项羽纵有天下,终究还是失败。渡江东,如依然如此,必然还是失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