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矛盾究竟多严重?李自成因此轻松入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建立的大一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埋下伏笔。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后期天灾人祸不断,从而导致矛盾急剧迸发,腐朽没落的明朝治者进退失据,奄奄一息。最终李自成仅用了2天的时间便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明朝灭亡。
那么抛开天灾不说,我们看一下明朝后期的矛盾究竟有多严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明朝朝臣中为数不多的明白人,兵科都给事中曾应遴上疏崇祯帝,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臣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下不安甚矣,察其故原于不均。何以言之?今之绅富率皆衣租食税,安坐而吸百姓之髓,平奇计赢以役而拥其利,有事欲其与绅富出气力,同休戚,得乎?故富者极其富而至于剥民,贫者极其贫甚至于不能聊生,以相极之数,成相恶之刑,不均之甚也。”
在这样一个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大背景下,治者还穷尽所能对老百姓敲骨吸髓,最终导致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百姓民不聊生,只有揭竿而起。
更可悲的是这些脑满肠肥,位素餐的肉食者们,在北京局势最危急时刻,崇祯帝请这帮勋贵大臣富商巨贾献金救大明于既倒,可是主疑臣,七拼八凑,方才献出了一万两银子。可在李自成进京后,对这些居心叵测,一毛不拔的勋贵富贾们一阵严刑拷打,居然敲出了七千万两白银,是失财又丢命,可气又可叹。
这些聚集起来的治者与被治者之间的矛盾,治者之间的内部矛盾,促使李自成势如破竹,明朝各地方官吏与守军是望风而降。
要说李自成有多高的智慧,有多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我看这两项都平平常常。就凭一句“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就让浸没了二百多年儒家理教思想的大明王朝轰然崩塌。
广大饥寒交迫的百姓,恨透了苟捐杂税,恨透了不停的征输,更恨的是助纣为虐的地方官吏,纷纷起来响应闯王号召。而那些平里只会肆虐百姓,遇“流寇”而逃的明军,“将无纪律,兵无行伍,污劫,惨不可言,尾贼而往,莫敢奋臂,所报之级,半是良民”。最终逼的那些最守本分的良民都投奔到军的阵营里去了。
素有明朝擎天一柱的左良玉,驻军襄樊,劫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半夜里去左营放火。左良玉准备撤军,还未出发,老百姓箪食壶浆,欢呼雀跃地迎接“流寇”去了。
大明王朝的败亡,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治者自己的腐朽没落,,民不得不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