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ldquo;将rdquo;与ldquo;帅rdquo;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的家与军事家看来,将帅的地位极为重要,正所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国著名兵书《孙子》中就这样讲到∶“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另一方面,在一次战争中,设法了解对方主将如何,对于战争的胜负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有了得力的将领而改变战争的局面、取得胜利的例子是数不胜数。

  帅与将的关系

  将和帅,在古代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说文》中,对“将”字的解释是“将,帅也。”在古代各种字书中,“将”与“帅”用在军事术语中的本义就是“率也”、“率领其群也”的意思。军中的高级指挥员,即“率领其群”的都可称将,在主将之下有副将、偏将、裨将。在特殊情况下,凡自指挥一支军队的低级指挥员也是将。如《武备志》中说过假如大将不在,则偏裨即称主将;偏裨不在,则把总即称主将;把总不在,则哨官即称主将;下至旗总不在,则队长称主将。

image.png

  初期的“帅”可以是一般的指挥员,也可以是最高的指挥员。不过,早期的“元帅”并非专名,直到唐代才以“元帅”为职官名,但仍不常用。金、元时期,#39;#39;元帅#39;#39;很多,地位有高有低。明清时期,则仅作为尊称。之所以介绍以上情况,是想向读者交待一下,古代的帅和将性质相近,并不如现在“帅”和“将”之间有固定的高低或上下关系。

  如何选拔

  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一个得力的将领是重中之重。但凡是个正常人都明白,将领才能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官阶的高低,正如北宋范仲淹所说∶“将不择人,以官为序,致败之道也。”

  那么,什么是选将之道呢?古代兵家对此意见较一致。我国古代在将才的选取上有若较实用的经验教训,而且有一些总结性的论述。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明确提出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纲领性的见解。而历代注释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曹认为这就是为将必备的#39;#39;五德#39;#39;。在南宋时期,张俊曾问岳飞的“用兵之术”,岳飞只回答一句话∶“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由此可见,以上五点是为将者必备的。

  在一般人心目中,率大军厮于沙场者,只要武力值够了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必须是“智勇双全”的。武将要有智谋,就必须认读书,学习兵法,学习前人所留下的丰富遗产,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教训。

  当然,“智勇双全”仅仅是一种最精炼的概括,其实我国古代对将领的要求还有若干更细致的论述。例如,《黄石公三略》中就说∶“将,能清(清廉)、能静(镇静)、能平(公平)、能整(整肃军旅)、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指地形之险阻)、能制军权。”为将应清廉不贪;为将应当力戒骄矜;为将应当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的高贵品德。

image.png

  为了选拔合格的将领,古代有经验的军事家十分重视培养将领的人。在这方面,明代的戚继光是一个极为出色的人物。他在著名的《练兵实纪》中专门有《储练通论》两卷,分析“储将材事”。他认为,将领的培养,要从“将德”、“将心”、“将材”三方面入手,特别要注意“将德”。就是说,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为此,要读很多书,特别是读历代武将的传记,只有这样,才可能“心中有定主,不为害挠,不为祸惕”。有了这种坚实的基础,“然后进之以杂习器伎(通技)行伍之务,将之以浮鼓(详后)实用之间,则将材成矣。”戚继光的主张在古代是很有见地的,在今天也是很有启发的。

  当然,作为一员武将,必须要进行军事科目的训练,使其具有较高的指挥艺术。但戚继光认为,这方面首先是“练将胆”,其次才是“练将艺”,这是很高明的见解。在练将艺方面,为将者不必将长短器具一一习之。在指挥艺术方面,应以学习《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为主。理论学习之后,必须“练将”,就是要实践,要在战场上去实践,以避免纸上谈兵。这种主张现在看来仍然是很有见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