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是什么职位?朱元璋设立布政使的原因是什么?
布政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为什么小编告诉你。
布政使开始设立于明初朱元璋时期,一开始是名副其实的省长,后来慢慢变成了省办公厅主任。
一、行省制度和承宣布政使司
朱元璋在各省设立布政使这个官职的初衷,是要实行地方分权。
在我国历史上,地方行省制度形成于元朝,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廷废除了原来的路州府的的制度,设置了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意思是行动的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的职权非常广,凡境内事务都归他管,军政一把抓,因此行省的长官平章政事(或左右丞相)权力就非常的大了。朱元璋就曾任江南各省平章政事、左丞相,对此相当了解。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沿袭了元朝的地方行省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行省。然而,同时朱元璋却不准备沿袭平章政事或者行中书省丞相的官职。
为什么呢?因为权力太大了。
中央被分权之后,皇权已经相当的霸道了,那么,在地方上,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防止藩镇割据呢?
这事宋朝已经有先例,因此朱元璋做起来是轻车熟路。
朱元璋宣布,平章政事事务太繁杂了,朝廷不能让他一个人那么累,因此,在每个省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互不属,分别负责境内的行政、司法和军事。
而其中,承宣布政使司的长官就叫做布政使,俗称藩台、藩司,秩正二品,后降为从二品。即使如此,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后来又规定一个省设置两个布政使。明宣宗年间,正式定为全国13个布政使,与六部并重。
也就是说,布政使就是管一个省的行政事务,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省长职权还是相当大的。
二、名不副实的省长
然而后来,布政使越来越不吃香了。
因为巡抚和总督产生了。
为什么呢?因为三权分立,虽然没人能够一手遮天了,但一旦遇到点什么事,又相互扯皮,导致事情做不好,特别是遇到流民问题、叛乱等等。
明廷没办法,便派出巡抚暂时领导当地一切军政事务,一调度指挥。布政使的职权开始受到削弱。
由于巡抚并不属于地方官,而是中央官员,属于临时派节制三司。因此,巡抚在时,布政使属于名不副实的省长;巡抚走后,布政使又可以成为地方行政一把手了。
明中后期,流民问题变得广泛而频繁,因此巡抚逐渐成为常制,甚至还经常设置节制多省的总督,在巡抚总督的压制之下,布政使逐渐成为了名不副实的省长。
三、省办公厅主任
这种名不副实的现象,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但对于布政使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清延明制,顺治初,全国分为18个省,除江苏设置两个布政使以外,其余各省设1人,全19个布政使,仍然是一省行政最高长官。
然而,与明朝不同的是,清廷的巡抚和总督很快就成为定制,而布政使也就成为了巡抚的属官,不再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与此同时,布政使也就正式结束了名不副实的省长时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办公厅主任。
小结一下,布政使是明朝初设,明中前期差不多等于省长,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明中后期逐渐被巡抚总督所压制,是名不副实的省长;清朝巡抚总督成为定制,布政使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办公厅主任。
这官有多大,就这么回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