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国为什么被称为ldquo;九州rdquo;?九州是谁划分的?

  禹划九州的主要记载,有《尚书》、《左传》、《诗经》、《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及传世《齐侯钟》、《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禹贡》说禹“奠高山大川”,并详细叙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物产贡赋等。《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山海经·海内经》,“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齐侯钟》铭曰:成汤受天命,“咸有九州,处塥之堵”。《秦公簋》铭曰:秦祖先受天命,“鼎宅禹赉,十又二公在帝之环”‘。

  九州,是汉族文化中中国古时候的地域区划,又名赤县神州、十二州,也是汉族地区的别称,而非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是在九州之外。

  汉族文化中的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又有“南夏”、“西夏”等来称呼汉地的南部、西部等局部地区。

  九州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古时候中国的代称。

image.png

  在满族清朝的治时期,北镇所在的辽宁省被割出汉地,并禁止汉族移民进入,而其余汉族地区则组成汉地十八省,直至1912年大清国灭亡为止。

  九州的地域东至东海,由鸭绿江下游北岸包含辽东地区在内,在北边以大漠及燕山山脉作为汉民族地区与原游牧民族地区的分界线。在西边的边界直抵玉门关一带及青海湖以东的湟水一带,与族东北的安多地区相接;汉族巴蜀地区在西边与族东部的康地区相接。在南边,珠江中下游流域、南宁以东的岭南地区都属于九州的一部分。

image.png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其中冀州曾经被舜分析出幽、并、营三州,加上原来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时又被称为十二州。

  《尔雅·释地》也记载有九州,但其中有幽州、营州,而没有青州、梁州;《周礼·职方》中,有幽州、并州,而没有徐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幽州而无梁州。

  传上学者认为,《尚书》记载的九州是夏朝的制度,《尔雅》记载的是商朝的制度,而《周礼》记载的是周朝的制度,但根据《吕氏春秋》对九州的解释,九州的地域,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人们的地域观念。

  华林甫认为九州所反映的,可能是春秋和战国时期人们的地域观念,而把“州”当作实际的行政区划,则是在东汉后期才实行的。

  《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说:豫州在河水和汉水之间,是周;冀州在两河之间,是晋国;兖州在河水和济水之间,是卫国;青州在东方,是齐国;徐州在泗水之上,是鲁国;扬州在东南,是越国;荆州在南方,是楚国;雍州在西方,是秦国;幽州在北方,是燕国。“

  后来,战国齐人阴阳家邹衍又创立了大九州的说法,声称《禹贡》九州是小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九个这样的州构成了裨海(小海)环绕的中九州;这种中九州也有九个,共同组成了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根据这一说法,中国只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淮南子》称九州为神州、次州、戎州、弇州、冀州、台州、泲州、薄州、阳州。杨树达认为《淮南子》所举的九州是邹衍所称的中九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