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如何成为僧人的?他的一生经历过什么曲折?

  玄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虽然,《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源于唐代高僧玄奘,不过,却给了他一个不幸的出身,以及性格上的优柔寡断。

  其实,这只是作品的需要罢了,不然怎么能凸显出取经路上的艰险。

image.png

  当年,玄奘取经有过颇多曲折,就连当初去西域也都是偷偷的去的,甚至,还被官府追,一路上跟着商队吃了不少苦,根本不像《西游记》描述的那般,关键时刻有神仙出手。可以说,玄奘的几次危难,都是着自己的智慧才得以化解。

  其实,玄奘正出身世家,从小跟着父亲陈惠读《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在他十岁左右,父母先后病逝,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看唐朝出了很多高僧,大家也许会认为当时是鼓励的。恰恰相反,李世民很是反对,认为前朝的失败都是因此而起。后来,为何不批准玄奘去西域,就是不鼓励民间推崇。而且,李世民还再三要求玄奘还俗为官,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其实,玄奘成为僧人,来得很是“偶然”。

  他10岁那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需要考试,且有年龄要求,必须年满18岁,只录27人。考试那天,玄奘去了。于是,主考官问他为何要出家,他张口就说:“意欲远绍,近光遗法。”简单来解释,就是:将发扬光大,广度众生。

  最终,玄奘被破格录取。

  其后的几年中,玄奘四处游历,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指授。

  不过,他感觉很多释义含混不清,且在一些较大的理论上还有很多分歧。于是,玄奘产生了去印度取经的念头。虽然,李世民不准,但26岁的玄奘毅然踏上了西行。31岁那年,才进入印度。此后,他一边学习,一边巡礼遗迹。

image.png

  39岁那年,玄奘与戒王会晤,得到了戒王的盛情礼遇。之后,戒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提出问题,但却没有一人可以考倒他。一时之间,玄奘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后来,戒王又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玄奘41岁归国时,带回了657部佛经。当时,李世民特意在洛阳召见了他,还问他:“为何当时不上报朝廷就去取经了呢?”玄奘的回答很是巧妙,说:“当时自己的诚意没能打动朝廷故而被拒绝了,于是,我才私自去了西域并向皇帝陛下请罪。”

  就这样,一场当年的追捕案在寥寥话语中被轻松化解了。

  当时,玄奘还向唐太宗请求,能否批准他去嵩山少林寺译经,被拒绝后,他只得回到长安。除了李世民,连继任的李治都再三要求玄奘还俗。所以,为了摆脱唐初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同时,他也是想通过此种方法,来回避皇帝的打搅。不过,始终没有被批准。

  其实,李世民的此种举动,有两个目的:

  一是、抑制;

  二是、需要一位了解西域文化民俗的人,可以为其当时的西域军事战略出谋划策。

  玄奘无疑是最佳人选,不过,他的心思都在这佛经上,只想潜心研究佛学。后来,李世民还是支持了他,在长安设立了译经院。而《西游记》的故事原型《大唐西域记》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由他的辩机和尚执笔。

  玄奘前后一共翻译了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image.png

  664年,玄奘感觉到身体大不如以前,就开始向们交代后事,他的灵骨归葬白鹿原。然而,有人只知道玄奘翻译了多部经书论著,却不知道他还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翻译成梵文,传到天竺,以增进了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当年,玄奘为了求得对佛经的正诠释,不惜生命安危,只身奔赴西域,潜心学习后,带回了大量经书,潜心翻译研究。就如他当年所回答一样,“意欲远绍,近光遗法。”要将发扬光大。而他毕生所做,都是在兑现这句话。

  如今,玄奘被后人推崇更多的则是他这种做学问的精神,定下自己的目标,踏实去做,不求回报。而且,他的《大唐西域记》,让世人看到了千年前印度的实面貌。后来,玄奘翻译的流传到了本和等地,让在当地也盛极一时。

  所以,在印度,只要接受过教育的人,大都知道玄奘这个人。

  当年,玄奘来到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就是13800余里。不过,距离在他心中,应是没有概念的,只要能取得经,如后来《西游记》所描述的九九八十一难样。虽然,做学问不是一件轻松活,但只要心中有了坚定的目标,一切障碍都会化为乌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