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遗诏到底有没有被篡改?相是什么?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晚上,69岁的康熙皇帝病逝在畅春园。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说法:“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畅春园。甲午,上大渐,加戌,上崩,年六十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这是官方的说法。

image.png

  看人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引起了后世的猜疑。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号称“天下第一闲人”的四阿哥雍亲王胤禛脱颖而出,登上皇帝宝座。从而引发了雍正是否弑父夺位的争论,民间认为雍正篡改遗诏,将“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

  要想揭开谜底就要先了解一下皇十四子胤祯,胤禛和胤祯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德妃乌雅氏生的,不过胤禛从小由佟贵妃收养。胤祯这个人脾气暴躁,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但是他讲义气。

image.png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多嫡”当中,胤祯和八阿哥胤禩关系好,属于“八”的一员。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由于胤禩想谋夺太子之位,被康熙皇帝斥责,年轻的胤祯挺身而出,抗命为胤禩辩解。康熙勃然大怒,险些挥剑斩了这个。

  最后,康熙让人打了胤祯20板子。就这件事情以后,康熙并没有想要重用胤祯。自从胤禩失势以后,“八”就把重心转到胤祯身上。在胤禩的运作下,胤祯开始礼贤下士、敬老尊贤,机会很快到了胤祯身上。

  康熙末年,策妄布坦在西北作乱,康熙皇帝封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经过四个月的时间,到达了西宁。胤祯兵分两路,分别由青海和川滇进入。战争非常顺利,胤祯平叛了策妄布坦的叛乱。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祯返回北京,向康熙皇帝面报军情。胤祯在北京待了将近半年。康熙六十一年三月返回西北,胤祯离开半年,康熙就驾崩了。胤祯离开北京,眼睁睁地看着雍正登基。早知如此,他不一定会贸然离开北京。

  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清朝的野史对雍正改诏一事,有这样一种说法:康熙皇帝的遗诏原文为“朕十四皇子,即承大”,有一种说法是:隆科多与雍正勾结,把康熙的遗诏原文的“传位十四子”,隆科多将“十”字改为“于”字,并隐匿了康熙病重时,召胤祯来京的圣旨,于是雍正顺利即位。

  对于将“十”字改为“于”字,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清朝对皇子的称呼,应该是“皇某子某某”;所以,“传位于四子”的正式写法应该是“传位于皇四子”,想要在诏书当中加一个字,恐怕是加不了的。

  其次,康熙皇帝的传位诏书,属于重要文件,这样的文件不能用咱们常通俗的文字,传位诏书的“于”应该写成繁体字的“於”。最后一种不可能篡改遗诏的原因,清朝的遗诏都是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的字符和文法与汉语不同,改正起来也是不可能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