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为维护隋朝的一,竟被认为是好大喜功与劳民伤财

  隋炀帝一生对外多次用兵,被认为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特别是三征,被认为是为隋王朝敲响了丧钟。然而,客观地说,杨广四处征战,也为维护中国一作出了的贡献。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有三个事件可以作为证据。

  其一,一南北。

  589年,年仅二十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领五十一万大军南下,向富裕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一。当时人们称长江为“天堑”,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能突破,可见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战,所向披靡,一举突破长江天堑。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此语出自唐朝人所撰的《隋书》)。

  590年,杨广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此后,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当地的学者来整理典籍。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开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治得以顺利进行。二十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放眼历史,这种成就并没几个人能轻易达到。

  其二,收复辽东。

  早在东晋年间,中国北方高句丽部族兴起并占据辽东,改襄平(古辽阳)为辽东城。612年(隋大业八年)正月,隋炀帝率军一百多万,高句丽,并将高句丽兵逼入襄平城(即今辽阳)固守。隋炀帝一面围城,一面安抚辽东人民,建置郡县,以为治。这时,另有一支大军会师鸭绿江西岸,进逼平壤,但战斗不力,丧师三十万,败回辽阳。因此,炀帝于七月二十五撤辽阳之围,引军归还,并以所收复之地,置辽东郡。

image.png

  隋炀帝杨广是个好胜的人,拿不下辽东城并不甘心。他对身边的侍臣说:“小虏,侮慢上国。今天,我要拔山移海,也能够办到,何况这小虏呢!”于是,在第二年(隋大业九年)春天再次出兵,渡过辽河,挥军直下辽东城,利用飞楼撞、云梯、地道等一切工具和办法,四面俱进,昼夜不息。但因高句丽兵固守城池,一连二十多天也不能攻下。随后炀帝又号令军士制作布囊,装满泥土,垒起阔三十步的土墙,高于城齐,名“鱼梁大道”,准备登城攻。就在此时,后院起火,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以李密为谋士,聚众造了反,其中包括一些文武官僚的子弟。杨玄感是帮助隋炀帝篡立帝位的开国元老杨素的,文武全才,四方知名。杨玄感反书传到辽东,炀帝无奈,只好于夜间悄然撤离,领兵回去平息杨玄感的叛乱。

  隋大业十年(614年)二月初三,炀帝第三次征伐辽东。这时,高句丽已经困顿不堪,无力抵抗隋朝的大军了,到七月末,高句丽王派使臣向隋军下了降表。从此,辽东又归回到隋朝的管辖内。

  其三,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

  609年(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地出发,经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西部自古是大漠边关,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在翻越大峡谷时,由于当地温度终年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大都失散,隋炀帝本人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尽了苦头。可见,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在封建时代,足迹远涉西北的皇帝,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且末四郡,610年(大业六年),隋又置伊吾(哈密)郡。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此举无疑使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与中原的关系进一步紧密了。

image.png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与西方在多个方面的联系与交往,这是实实在在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万国博览会,游人及车马长达数十百里,也可谓举世创举。丝绸之路的畅通,让隋朝成为更开放的国度。

  隋炀帝除向西北开拓疆土外,隋朝大军还向东南发动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南部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的、占婆(今越南地区)及等地。在海南岛上分置儋耳、珠崖、临振三郡。北边有五原郡(内蒙河套一带)。此外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成东西两部,并在和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这也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