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能冲锋敌就能做将军吗 不仅仅是拼体力那么简单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时候将军条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史记》:“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
在很多影视剧和小说中,我们总能看到两军对垒中,将军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哪怕是力战不低也要不屈不挠,这种英雄气概也被大家敬佩和讴歌。可是作为将军,是一支军队的指挥者和主心骨,所有人的安危都在他的身上,如此身先士卒一旦有失,军队岂不是要大败?
影视剧中的将军多勇猛无
实的将军,鲜有一马当先者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古时候的军事帅们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冲锋陷阵,他们更讲究战术和阵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将军的主要职责是调度军队和指挥军队作战,还要协调各方面的事情,以期战斗最终胜利。古人早已深谙军事精髓,在秦律中就规定:凡是将官、大夫在前线冲锋敌就要受到处罚。
唐朝大将军张士贵金印
秦朝的大夫本身就是五级爵,他们要登高远望掌握战场动态,并且根据敌情的变化指挥战斗。如果一味逞强去斩敌人,就相当于放弃了军队的指挥权,这会让指挥系瘫痪,甚至是导致整支军队溃败。从秦汉时期开始,一直到明清,将军在战场上的职责,几乎都没有变化。
为何我们看到的将军都如此勇猛?
我们看到的将领总能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并非无源可溯,这要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说起。司马迁一生有很多悲惨的遭遇,因此功成名就后有很重的英雄情节。如大家熟知的项羽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不过细细来看,项羽也不是种一马当先,而是在四面楚歌之时才身陷敌阵,最终自刎而亡。
力拔山河的项羽是武将代表
后世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小说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功,除了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契合了个人英雄情节。这也是它们能够长期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些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影响下,人们逐渐认为古时候的将军,就是动辄赤膊上阵、以一敌百的大英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三国演义》中的战场厮对后世影响极
总结:
文艺作品也好,史实也罢,作为一般读者而非专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纠结这么多。众多的历史人物,做出了众多转动历史年轮的大事件,我们只要铭记于心,并且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前进,这也就够了。
参考文献:《史记》、《三国史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