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在柏举之战,以3万大军打败楚国20万大军的是什么?
柏举之战,吴国以3万大军打败楚国20万大军,是如何做到的?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相,一起看看吧!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柏举之战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时候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换而言之,正是因为战术上的成功,促使吴国得以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楚国。
一、柏举之战的背景和起因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吴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在春秋时期,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叛臣屈巫带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车战。
吴国与晋国交好后,自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寿梦便自号吴王,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主地位。公元前584年(周简王二年),吴国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此后近6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继位后,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齐国人孙武为将军,传授兵法,练队伍,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吴国在快速崛起之后,自然要和楚国进行一场决战。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当时的江淮地区,楚国和吴国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争出个高下。
在柏举之战前,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袭扰楚军。当吴军的第一支部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即派大军迎击。等到楚军出动,吴军便往回撤。而楚军返回时,吴军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夷(今安徽省涡阳县附近)、潜(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等地,这让楚国的整体实力受到了明显的损耗,尤其是楚国将士的士气,更是因此受到挫折。而这,无疑为吴国赢得柏举之战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背叛楚国,与晋、吴结盟。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春,应蔡国之请,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顿、胡、滕、薛、杞、小18个诸侯国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谋伐楚。对此,楚国于同年秋发兵蔡国,从而做出了回应。吴国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良机已至,决定以救蔡为名,对楚国实施打击。从这一角度来看,吴国兴兵攻打楚国,可谓师出有名,并且获得了晋国、蔡国等诸侯国的支持。众所周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对于柏举之战的走向,自然也会起到影响。
二、柏举之战的经过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在柏举之战中,吴国虽然只有3万大军。但是,这些将士经过了孙武的长期训练,加上之前和楚国大军多次作战,所以可以称之为精锐的士卒了。
彼时,楚国因为畏惧吴国大军,所以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于是,蔡国和唐国选择派兵支持吴国,从而共同攻打楚国本土。在此基础上,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数,挺进到汉水东岸,达成对楚国的战略奇袭。
在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也曾率军深入楚国境内,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奇袭。而早在白起之前,孙武针对楚国地域辽阔,但是防守空虚的特点,选择了类似的战术,并率先取得了成功。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楚昭王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倾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
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学习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吴国大军后撤之后,楚国令尹子常无奈,只得重整部队,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18,吴军停止后退,在柏举与楚军对阵。在楚国大军立足未稳之际,吴王阖闾的胞弟夫概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吴王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多位将领战死,楚国令尹子常弃军逃往郑国。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楚军失去主帅后,惨败溃逃。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楚国都城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楚昭王坚守城池,吴国大军或许会因为补给困难等原因,从而无法攻占楚国都城。但是,楚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赶去保护楚王,子西则率残兵西逃。在此背景下,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29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三、柏举之战的结果和影响
最后,吴军攻占郢都后,自然进行了一番抢掠和。而这,促使楚国多年经营的都城,可谓毁于一旦。不过,吴国的这一行为,也引起了楚国上下的同仇敌忾。其中,申包胥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春天到秦国求救。秦哀公命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败吴军于沂,楚将子西也率兵于军祥击败吴军,秦国和楚国联军也灭亡了吴的属国唐国。
此时,越国也在威胁吴国后方。吴王阖闾于同年九月撤离楚地,引兵东归。而这,意味着吴国攻占的楚国疆域,也基本上得而复失了。不过,因为都城被攻占,加上20万大军被歼灭众多。所以,楚国虽然复国,却也是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基于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柏举之战,吴国以3万大军击败楚国20万大军,这无疑给长期称霸的楚国带来空前的创伤,从而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