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万人之上的朱元璋,当年的生活有多艰苦?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根皇帝朱元璋,他出身低微,少年时代和部分青年时代,都处于长期食不果腹的状态,随时有饿死的风险。而他的几个哥哥和弟弟,也应饥饿而死。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艰难求活,一手建立了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悍大明。

image.png

  在注重孝道且重视各类习俗仪式的我国古时候,父母的安葬之处都是有习俗讲究的,寻常人家就算不能寻到宝地以贵棺系葬,也会找一处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将父母好生掩埋,防止虫蚁蛇鼠攻击他们的身。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身为明朝开国国君,地位万人之上的朱元璋,当年却不得不将自己亲生父亲的身丢入洪水之中,而对于他这一举动,刘伯温还直呼“你是对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是家族里的第八个同辈小孩。朱元璋的家里世代务农,幼时的处境并不好,哪怕起早贪黑的干活也经常吃不饱饭。毕竟当时天下大乱,不但朝廷内部纷争不断、外部强敌侵袭,还总遇到天灾,搞得民不聊生,百姓们四散奔逃。

  但朱元璋家里又舍不得这一亩三分地,有它,一家老小还能勉强填饱肚子,若是逃了,连这点地都没了,家里人难不成要喝西北风吗?因此年幼时的朱元璋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常饿得两眼都冒绿光,这也是他后痛恨污吏欺诈百姓的根源。

image.png

  但灾难祸事却并未打算放过老实种田的朱家人,朱元璋的哥哥们一个个倒下,他们的肚子瘪瘪的,干瘦如枯柴,仍挣扎着想要再为家里做点什么。然后是弟弟,再然后是朱元璋的父亲。等到朱元璋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位总是用自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的男人,早已重重倒下,再也醒不过来了。

  见此情景,朱元璋终于难以压制住心中的屈,抽噎着用一张席将父亲的身裹起来,他连大声的哭泣都不敢,生怕耗光了力气,没劲把父亲搬到山上去下葬。

  然而就在朱元璋扛着父亲上山的路上,却不幸遭遇了一场暴雨,雨水哗啦啦地向下砸,将满是尘土的地面浇成了泥水。上山的路本就不好走,再经雨水摧残,则更加泥泞不堪。看着这一时间不打算停的暴雨,朱元璋在无奈之下只能找一个地方歇歇脚,他轻柔地将裹着父亲身的席放在地上,只想等暴雨过去,就为父亲寻个好地方安葬。

image.png

  人算终究不如天算,还没等这场暴雨停止,的洪水便从山顶沿着小路奔涌而来。在惊慌之下,朱元璋为了逃命,一时竟顾不上捡起那张席,他一路狂奔地跑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便是活下去。

  然而等到洪水终于过去,天已放晴后,朱元璋回到原处却怎么也找不到父亲的身,他这才察觉自己竟不幸将其丢入了泥水之中。念及此处,朱元璋不住热泪盈眶,痛骂自己简直不是人。

  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明朝重孝道,推崇以孝治国,但他自己却做出这般猪狗不如的错事,这令其如何心安。每当想到这事,朱元璋都如鲠在喉,他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也不敢向谁诉说,直到有一天,他无意间向刘伯温提及此事,希望对方能够宽慰自己。

image.png

  却不料对方竟直夸朱元璋“你是对的”,并以五行八卦说解释此事,将泥水说成是天水,又说其父的身是被冲到了龙穴之中,保佑大明王朝可以国运昌盛。而在听了刘伯温的话之后,朱元璋这才得以宽心,不再因此事愧疚不已,只是偶尔想起仍不住叹息,遗憾自己没能好好地安葬父亲。

  从朱元璋的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人若是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首先要做的便是使自己存活下来。乾坤未定,唯有活着才有机会。刘伯温为朱元璋开解心结时,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肯定了朱元璋当时的做法。毕竟,若是当时山洪欲来的时候,朱元璋执拗的留在原地,那他多半也被山洪一道卷走了。

  相起朱元璋,今天的我们没有食不果腹,挨饿受冻,时刻饿死的危机。强大的祖国,也使我们免于战乱之苦。只要内心坚强,找对方向,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去一步步造就属于我们的辉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