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能力更强的名将有很多,为什么诸葛亮要自乐毅?
说到乐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谓为信然。”
诸葛亮曾云,“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说明诸葛亮眼中值得学习的“先贤”应该不少,但其中最重要无疑的是管仲、乐毅二人。管仲是春秋第一名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诸葛亮自管仲自然可以理解,但乐毅为臣不忠,为将又不如吴起白起等诸多战国名将,一生忠心汉室的诸葛亮为何还自乐毅呢?
乐羊是魏文侯手下将领,因功被封在灵寿,后来乐氏子孙就定居于此。中山国复国后,被赵武灵王灭亡,于是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史记》:“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因为在魏赵特殊身份,因此乐毅离赵投魏自然谈不上不忠。但乐毅到了魏国之后,魏昭王任命乐毅为出访燕国的大使,之后乐毅叛魏投燕,“遂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魏昭王对乐毅有知遇之恩,乐毅在担任魏国大使时叛魏投燕,显然是不忠。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先后打败楚国、赵国、魏国,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为当时诸侯国一致嫉恨。因此,燕昭王认为攻打燕国机会来了,但与齐国相燕国则显弱小,乐毅建议燕昭王联合诸侯讨伐齐国。于是,燕国联合赵、楚、韩、魏,由乐毅担任帅共同伐齐。
济西之战中,乐毅率领的联军大败齐军,齐王逃过齐都临淄。之后乐毅遣返了诸侯军队,自率领燕军连胜,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二座城池没有攻克。一时之间,燕国前所未有地强盛起来。
由于乐毅认为单武力破城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燕国也难以吞并齐国,所以乐毅对莒和即墨二城定下围而不攻的方针。与此同时,乐毅在齐国故地实行减赋税、废除苛政等,希望从根本上瓦解齐国抵抗力量。
一举而下,还是慢慢瓦解,两种方式优劣难说。但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而燕惠王与乐毅有矛盾,怀疑乐毅久不攻城的原因是拖延时间,想在齐国称王,从而派骑劫代替乐毅,并召回乐毅。而乐毅担心回国被,于是逃到了赵国。
可见,乐毅并无忠君思想,与战国人才一样,哪里能实现抱负就去哪里,良禽择木而栖。在实际战绩上,乐毅虽然差点灭掉齐国,但与吴起、后来的战国四大名将相,乐毅给人感觉还是相差一筹。原因很简单,乐毅率领的是诸侯联军打败齐国主力,之后燕军单行动属于扫荡齐国残余势力,不像吴起、白起、王翦、李牧等人奇谋迭出,频繁与当时最强者对抗。
论忠心,乐毅不断游走于魏赵燕;论兵事,乐毅逊色于诸多战国名将。既然如此,诸葛亮自乐毅就让人难以理解了,但诸葛亮学贯古今,说“自管乐”肯定不是哗宠取宠,那么诸葛亮自乐毅背后又隐了什么原因呢?
除了管仲、乐毅建功立业都在齐地,是诸葛亮的出生地,以及诸葛亮时代的天下形势,与管仲、乐毅时代更为相近等等之外,还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诸葛亮自管乐时,还躬耕于南阳,虽为布衣,但学贯古今,让他浑身洋溢着年青人特有的豪气与锐气。当时,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游学,评价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而在诸葛亮心目中,不是刺史郡守的百里之才,就是社稷重臣,评价蒋琬时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因此,诸葛亮但笑而不言的背后是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社稷之器”。
与王翦、白起、李牧等相,乐毅堪称“转败而为功”的社稷之器。燕昭王之前,燕国一度为齐国所破,大伤元气,与齐国相,燕国则是典型的弱国。乐毅攻齐,燕国吞并齐国七十城,一时前所未有地强盛起来,这是典型的大逆转,符合年轻人逆转形势、立不世之功的心境。因此,年青时的诸葛亮胸怀大志,自负能够成为社稷之器,实现“转败而为功”。后来,诸葛亮不投更强的孙权与曹,反而投实力最弱的刘备,或许就与年青时的这个志向有关,希望能像乐毅一样,在一个弱小的舞台上充分发挥所学,实现人生大志向。
二,诸葛亮对历代名人,都有过详细分析,之所以选择管仲、乐毅为榜样,与管乐二人的功绩、人格息息相关。
诸葛亮成为蜀国丞相后,谈及用人时说过,“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虽然这是诸葛亮后来的用人思想,但却可以倒推诸葛亮年青时的思想,估计也认为这些人不可用,也不会将之作为榜样。至于春秋战国兵家亚圣吴起,因为有妻求功恶行,私德较差,诸葛亮都不屑一提。
与之相反,乐毅让诸葛亮为之倾心,尤其是乐毅的《报燕惠王书》,表现出乐毅光明磊落,又表达乐毅感谢燕昭王知遇之恩等。如,第一句是“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又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申明自己投赵是为了避免被诛,从而保全燕昭王和燕惠王的贤名与道义;最后又有“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燕国但不会做对燕国不利的事情。后来,诸葛亮留下的千古名篇《出师表》,其中就有一些《报燕惠王书》的痕迹。
诸葛亮27岁出山,54岁去世,前半生风华正茂,指点江山充满自信,后半生为蜀国殚精极虑,惨淡经营却还面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与“不伐贼,惟坐待亡”的局面,焦急之情跃然纸上,前后诸葛亮心境简直判若两人。最终,诸葛亮自管仲乐毅,却一直未成管仲乐毅之业,或许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