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只是一个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会有他的身影

  还不知道:王承恩和皇陵的网友们,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弄权的有三个历史时期,一是东汉时期,二是唐朝中晚期,三是明朝时期。东汉掌握皇家禁军,唐朝掌握皇帝废立,甚至还敢鸩皇帝。

  而明朝的宦官更是权倾朝野,权力达到历史的顶峰,东厂诞生于永乐年间,西厂诞生于正年间。这两个机构都是掌管的,而且是皇帝直辖的部门,权势滔天。

  属于特殊的人群,大多数内心都较扭曲,尤其是恨那些在朝为官的大臣,他们为什么能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而只能吃喝,不能玩乐。

image.png

  九千岁魏忠贤

  明朝有一个叫魏忠贤的大,号称九千岁,皇帝之下,万人之上。明朝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汉、唐两朝,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一系列作恶多端的名字,让明朝的群体几乎成为了明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人群。

  有扰乱朝纲的,自然也有忠人耿耿之人。在明末时期,王承恩就算是一个,他不仅受到了史官们一致的称赞,甚至连大清的顺治帝都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尊敬,甚至在他死后,还获得了陪葬皇陵的殊荣。

  王承恩刚入宫时,曾投于曹化淳门下,因为为人机警,侍奉得体,很快便被崇祯皇帝所注意,王承恩也开始逐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做起了明朝的司礼秉笔。

image.png

  崇祯皇帝

  整个崇祯一朝的十七年间,王承恩都深受崇祯皇帝的信赖,崇祯皇帝生性多疑,但对王承恩却非常的放心,原因便在于王承恩无可挑剔而又得体地侍奉上。

  崇祯17年3月19,闯王李自成带兵攻入北京时,王承恩是唯一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人,当时朝中大臣都自谋前程去了,崇祯皇帝鸣钟召集百官,结果没有一个人前来。

  万念俱灰的崇祯在王承恩的陪同下爬上景山,崇祯沉默良久后,写下了诏书在衣服之内,随即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老槐树上,陪在崇祯皇帝身边的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

image.png

  崇祯吊死的老槐树

  两天之后,李自成的在煤山老槐树上发现了吊死两天的崇祯皇帝和王承恩,李自成将崇祯皇帝入葬,同时也将王承恩葬在了崇祯陵墓之外不远的地方。

  后来清军入关,顺治皇帝重新为崇祯帝发丧,还给王承恩修墓立碑。清朝的治者为了拉拢人心,就表彰了这个,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的思陵门外,让他“守护”思陵。当时远在南京的弘光政权追谥王承恩为“忠愍”。

  后来,康熙皇帝知道王承恩的事迹后,对其忠贞也是颇为称颂,康熙皇帝还命人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以表彰他忠烈殉主的行为。

image.png

  王承恩墓

  王承恩其人在明朝的历史上无论权力还是名气,都远远不及刘瑾、魏忠贤等人,但是与刘瑾、魏忠贤等明朝相,王承恩的殉葬崇祯皇帝的壮烈行为,实在是光辉得多。

  在大明王朝即将覆亡,几十万明朝士兵丢盔卸甲,文武百官招之不来时,一个作为家奴的却能陪伴君主左右,王承恩活的忠贞,死的悲壮。

  如今,王承恩墓保存还算完好。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亲自撰写。紧墓前的碑高2米,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