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于废了太子刘盈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公元前195年的时候,刘邦在外征战不慎中箭,但是刘邦又不愿意去看大夫,在床上睡了很多天,戚夫人还有她的陪伴在他的身边。有一天刘邦觉得精神不错,就叫刘盈过来和他说说话。刘盈看到父亲的病好了很多,心里也宽慰不少,在刘邦传召的时候立马就去见他了。随刘盈一同进入的还有四个鹤发童颜的高人,刘邦初看到他们的时候很是吃惊,做了简单介绍以后,刘邦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感到很惊讶,自己寻找了他们很久,他们都不愿意帮助自己,但是现在却选择跟随自己的。四个高人的出现让本来想要更换太子人选的刘邦动摇了。

  刘邦一向不喜欢刘盈,觉得刘盈太过于仁慈软弱,所以寻思着找机会废了他,让戚夫人的来当太子,这个想法在朝堂众臣的劝说下都没有改变,但是却在这四个人出现以后立马改变了想法。这个是为什么呢?的是这四个人改变了刘盈吗,还是刘邦本来就不想废太子。

image.png

  刘邦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了,之前的长年征战加上后来身受箭伤,身体早就已经透支了。刘邦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所以更加得忧心忡忡。他非常担心在他离开以后刘盈能不能担起这个江山,刘盈当时连十六岁都没有,斗得过那些朝堂的老狐狸吗?还有就是国境边界的匈奴现在对汉朝那是虎视眈眈,在刘邦走后,刘盈这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能不能守住这个刘氏山河。

  刘邦的担忧太多了,当初他在诛非刘氏的子弟的时候,发现自己家族的人丁的是太稀薄了。老大刘肥虽然年纪较大,但是却是刘邦的情人所生的,刘邦自己成亲较晚,足下的儿女不仅少还年幼。刘邦想扶持自己的宗族子弟吧,又发现自己所扶持的刘濞脸露反色,有狼子野心。他只好警告刘濞,让他有所忌惮,给刘盈成长的时间。只要刘盈把位置坐稳了,那么刘濞再怎么样都翻不出什么浪花。

  前面我们说到,刘邦想要立戚夫人的如意为太子,其实刘邦的会吗?答案是否定的,刘如意不仅年纪刘盈更小,而且他的母亲还只是一个柔弱女子,起吕后的雷厉风行,更处于弱势。刘盈当太子的话,吕后再怎么狠都不会去伤害刘盈的。反观戚夫人,还小,谁也说不准她到时候会不会想要执掌朝政。所以太史公早已用相同的笔法暗喻了戚夫人的下场。刘邦在目送四位高人离开的时候,就告诉戚夫人不会更换太子,然后用歌声向戚夫人告别,可惜戚夫人没有那个智慧。既然刘邦不想更换太子,那么这么多的内忧外患,刘邦该怎么去解决呢?

image.png

  在朝堂上面,刘邦故意说想要更换太子,然后很多臣子都是持反对态度的,特别是周昌,在朝堂上面和刘邦据理力争。刘邦听到了周昌的言论以后很高兴。还是常说要更换太子的言论,根据太史公的记载,周昌不畏君威,也不给刘邦面子,与其激辩于朝堂之上;张良托病不出;叔孙通更是以死明志。按理来说,刘邦作为皇帝的权威被他们侵犯,自己应该是特别不高兴的,但是他却转怒为笑,这是为什么?其实刘邦更换太子只是噱头,想要的不过就是看看哪些是不畏强权的忠臣。

  刘邦这个计谋用得好啊,第一是把那些本来对刘盈怀有疑虑的臣子变成了坚决拥护刘盈的臣子,给刘盈拿来了臣子的心。第二趁早剔除那些有不忠想法的臣子,斩除根。刘邦后来还给刘盈挑选了一个师傅,而这个师傅就是在满朝文武面前直接以死相逼的臣子,在他的表率下面,中立的臣子也就偏向于刘盈的立场了。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按照刘邦想的那样,自己更换太子的想法被驳回,臣子高兴觉得自己改变了刘邦,但是其实刘邦早就偷着乐了,一石二鸟实在妙。

image.png

  自从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张良那是体弱多病,闭门不出啊,即使是刘邦天天说要废掉太子,张良也没有什么反应。倒是吕后最先坐不住了,她去找张良一定要给她一个主意,张良无奈只好让他们去把四位高人请出来,果然效果很好,刘邦立马就改变了主意。事实上,哪里是这四个人改变的刘邦,而是刘邦一眼就看出来是张良出手了。那么刘邦的目的就达到了,为啥这么说呢?刘邦是怕刘盈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可是他心目中的人选张良却是想要激流勇退,把刘邦是着急的上火呀,所以他只能使出这个计策让吕后去把张良请出来,最后虽然张良没有出来,但是至少四位高人是到了,辅佐太子的人选有了,刘邦也就放心了。这场计谋里里外外的骗了好多人,但是张良的心里啊跟个明镜似的,不得不说他是的足智多谋,深解刘邦的心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