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青天的办过很多案子吗?他有什么政绩?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生得皮肤黝黑,为人却是铁面无私,不过相对于他的政绩和断案能力,他更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吵架能力。
翻开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青天”包拯的生平,你会发现,实历史舞台上的包龙图,最终能够名垂青史,到并不是如民间传说中的那般断案如神,“包青天”的简历中,在开封府只短短干了一年,没办过多少刑事案。而他的辉煌政绩,其实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吵架。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传说中的包青天父母早逝,包拯由嫂嫂抚养长大,这是一个不谱的八卦,实际上包拯的父母一直到老包进士后都还好好的,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包拯一度辞去建昌县长的职务,回家侍奉双亲,直到父母逝世,守丧终了方出山任职。
包拯29岁的时候进士(仁宗五年),名列甲等(前三十名),与他同年进士的还有帝国后来的名相韩琦、文彦博,先后做过天长、建昌知县、端州知州、转运使、知谏院、知开封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
纵观包拯生平,最高就做过枢密副使(副相),起同时代的欧阳修、范仲淹、韩琦、文彦博,富弼等超级文臣,无论文采还是政绩还是官位,老包稍逊。
但包拯最终还是名垂青史成为北宋文臣之一,的是一门步天下的绝技——吵架。
包黑子为官二十多年,到中央后大部分时间任知谏院和御史中丞,就是言事官,主要工作就是给皇帝和百官挑毛病。
包龙图在这个位置上做得风声水起,他遇神谏神,遇佛弹佛,无论你是谁,只要有错,他就敢谏敢弹。
在包龙图的个人文集《包拯集》中,收录了他一百七十四篇奏议,其中五十多篇是本朝重要官员,被公开指名道姓的有六十多人,
当时的官员们给他起了第二个名字——包弹。
包弹甚至从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一个文化俗语和和流行用语,官员们那时见面,经常的一句问候语就是——嘿哥们,最近你被包弹了没!
或者评价一个官员道行的时候,直接说的是:
那人被包弹过!!
那家伙竟然零包弹哎!牛!
从普通官员到皇亲国戚,到当朝宰相,甚至皇帝本人,没有包拯不敢弹的。
仁宗皇帝赵桢本人就不知遇到过包拯的多少次口水。
一次皇帝想把自己的国丈,自己最宠爱的张贵妃的父亲张尧佐提拔为三司使(长),考察公示刚贴出,就遇到了包拯为首的官员的反对,说老张能力平平,不能坐在长的位置上。
在包龙图哄亮的反对声中,仁宗皇帝不得不打消此念,但作为补偿,他准备授予老丈人一个虚职,任宣徽南院使等职,略以安慰。
没想到这个建议也通不过吵架王包拯那关,包拯在廷辩中口若悬河,唾沫星直奔皇帝,直接把皇帝吵晕菜。
下朝回来,等待皇帝好消息的张贵妃见到老公就拉着袖子要父亲的任命文件。
一向好脾气的仁宗皇帝受了包拯的一肚子窝囊气正没处发,没好气回了张贵妃一句“就他知道要宣徽使,没看见老子的脸上全是包拯的唾沫星子吗?”
但这还不是包拯和皇帝吵得最凶的一次。
嘉佑年间是,由于仁宗皇帝一直无子,年龄又渐高,太子人选一直没定下来,这成了帝国文人的心病,于是在包拯的带领下,轮番炮轰皇帝,不达目的不罢休。
君臣间最激烈的一次吵架还是仁宗皇帝和包拯之间发生的。
老包这次节约办公用纸,报告懒得写了,直接在在朝堂上开门见山。
老大,帝国继承人的问题,我们也不知在你耳边念叨多少回,你老是推三阻四,到底是什么意思?(东宫虚位,数有言者,未审圣意何久不决),现在的帝国就像一部脱保的法拉利,出车祸了咋整?你这样对得起先皇列祖列宗吗?
赵桢刚喝下的一口铁观音一下全喷出来了,包黑子你他也太不仗义了,当着这么多员工的面狠踩我赵桢的痛脚!一怒之下的赵桢把茶杯摔了个粉碎。
包拯,那你看谁来当太子,你来定好了(卿欲谁立?)。
朝堂上下一片鸦然,等待着暴风雨来的来临。
包黑子抬起头,口水又漫天的朝皇帝奔去——你问我立谁,啥意思?怀疑我想谋逆?立太子,那是整个帝国的利益,是为我老包一个人吗?你没,我今年快七十了也没(包拯之子五年前已病逝),我以后能沾新老板多少光!我是为我个人的私利吗?就算你今天了我诛俺九族,立太子的事今天也得摆上台面,有个说法。(臣为宗庙万世计耳,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行年七十,且无子,非邀后福者)。
包拯洪亮的声音在朝堂回荡着,二人的目光狠狠对视着,努力用眼神死对方。
有这样不怕死的大臣,赵桢有什么办法——当然包拯也不用怕死,因为在北宋帝国还没有冲撞皇帝而被砍头的文臣。得罪皇帝,顶多不过去海南旅游二年。
仍然是赵桢眼神先投降,开始流露出的更多的乞求(老包,再给俺老赵一个机会!让俺再试试,最近武夷山老道开的那副中药很不错)。
包拯心一软,想起了自己每每下班回家,坐在空荡荡客厅中的孤与凄凉,给了赵桢一个台阶下,把话题转向宫廷吏治等不痛不痒的话题上,结束了嘉佑三年北宋帝国君臣间最为激烈的一次交锋。
最后仁宗皇帝还是禁不住吵架王包拯的火力,最终立濮王赵允让之子赵曙为太子。解决了帝国的继承人危机。
在言事官的位置上,包拯吵架吵出了水平,吵出了政绩、吵出了官威和名声,后来时人评价,嘉佑时期有四公。富(弼)公宰相,欧公(阳修)学士,包(拯)公中丞,胡(瑷)公先生.
包公的名头,就是这么来的.
大宋第一金牌吵架王的牌子,还非专授包拯包青天不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