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曹丕与曹叡,祖孙三代的原配夫人为什么都凄凉离世?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家、刘家和孙家作为三国的皇室,皆是风光一时,而在这段历史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曹、曹丕和曹叡祖孙三代的原配夫人皆是凄凉而终,难道这种事还形成传了?
曹的原配丁夫人,曹丕的原配任夫人,曹叡的原配虞王妃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夫君所遣,这让人不禁奇怪,为何他们祖孙三代会形成如此特殊的“传”,是因爱生恨,还是色衰爱弛,亦或者别的原因呢?
孟德丁夫人。敢于主动离婚的奇女子
曹孟德的原配姓丁,是曹在老家谯县迎娶的,联系曹的母亲就姓丁,这位丁夫人极有可能是曹的表姐妹,二人当属青梅竹关系,丁家在当地也属于望族,她对出身倡家的妾室卞夫人非常苛刻,连带对卞夫人的也不好,但这并不是曹想要休弃她的原因,正让夫妻二人反目的是因为孩子。
初,丁夫人既为嫡,加有子修,丁视后不足。—《魏略》
丁夫人本人是没有孩子的,不过她收养了早逝的妾室刘夫人之子,也就是曹的长子曹昂,曹昂虽然是庶出,但是嫡妻无子,自然当立庶长子,何况还是丁夫人抚养他,曹对大是非常重视的,而曹昂也非常争气,20岁举孝廉,随后就跟着父亲征战,可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历史上的曹昂的确死在了宛城之战。
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魏略》
曹昂之死是曹和丁夫人夫妻决的直接原因。曹昂离世后,丁夫人悲痛万分,好不容易养大的就这么去了,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她的悲伤当然可以理解。曹作为父亲,他的情感自然更为含蓄,繁重的事务让他不能把对离去的悲伤时时挂在脸上,可是丁夫人看到丈夫这个样子,非常愤怒,她认为曹对的离世一点都不悲伤,愈发哭闹不止,曹也在气头上,就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想让她反思反思。
从曹的角度来看,他当然是悲伤的,但是他绝不能轻易表现出来,在他的心中,丁氏是自己的正妻,理应理解自己、抚慰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埋怨自己,更不该这样哭闹,所以才把丁夫人赶走。但是此事丁夫人又有何错呢?她只是一个女人,她唯一的依离去了,而丈夫还有一大堆,他们夫妻二人虽然都为曹昂之死悲伤,但终究是不相通的。
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遂不应,太祖曰:“诀矣。”遂与绝。—《魏略》
不过,曹气消了也就理解了妻子,毕竟多年感情,他也不想和妻子就这样恩断义绝,就主动低头去了丁家,丁夫人在织布,连看到不看丈夫,曹她的后背说“跟我一起坐车回家吧”,丁夫人不回答就光织布,曹见此,知道了妻子的心意,打算离开,走到门口时,他还是不住问“的不行了吗?”丁夫人还是不回应。就此,二人正式离婚。
二人离婚后,曹立卞夫人为正妻,卞氏不计前嫌,经常给丁夫人送钱送物,相见时依旧以丁夫人为尊,自己坐在下位,这让原本苛待卞氏的丁夫人非常过意不去,丁夫人去世后,卞氏请求丈夫好好安葬丁氏,曹同意了,在这位英雄临死前还在感慨,“如果的有灵魂,我死后见到子修,他问我母亲在哪,我该怎么回答啊?”
可见,曹与丁夫人的分离并不是因为二人感情的不好,也并非曹有新宠而忘旧人,而是因为父亲和母亲对之死的悲伤不能相通,曹明白自己确实过分了,他不该把原本就非常悲伤的妻子赶回娘家,可当他想要挽回的时候,丁夫人的决绝最终让二人彻底分开了。
子桓任夫人。甄夫人的劝谏和重蹈覆辙
如果说曹与原配的离异最终是因为丁夫人的决绝,那么曹丕原配任夫人的被弃就主要取决于曹丕的心意了。
提起曹丕的妻妾,笔者最先想到的就是甄氏和郭女王,很多涉及三国的影视作品和小说都提到过这二人的恩怨纠葛,这也让不少人以为甄氏就是曹丕的结发妻子,其实不然,甄氏是曹攻占冀州后,曹丕所纳的妾室,甄夫人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因为美貌被曹丕看上,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其后帝欲遣任氏,后请於帝曰:“任既乡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顺,前后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后流涕固请曰:“妾受敬遇之恩,众人所知,必谓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惧有见私之讥,下受专宠之罪,愿重留意!”帝不听,遂出之。—《魏略》
曹丕的元妻任夫人出身当地大族,据甄夫人所说,其德行和容色皆在其上,这是非常高的评价,因为根据历史记载,甄氏的容色足以让她位列汉末三大美人,德行也得到了婆婆卞夫人的深切认可,她如此评价任夫人或有自谦和夸张之嫌,但至少任夫人也不会太差。
曹丕认为任夫人性格强势狷狂,对自己早有怨言,故而才要与之离异。可是这种细枝末节外人岂会知晓,故而甄夫人担心外界和公婆会认为是因为丈夫过于宠爱自己才会与正妻离异,这并非杞人忧天,她再三请求曹丕慎重考虑,可是曹丕还是固执己见,与任夫人离异。
曹丕休妻后,甄夫人是否被提升为正妻,史书上并未明言,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当初的担心落到了自己身上,曹丕即位称王和称帝建国后对甄夫人不管不问,只是把她安置于邺城,而曹丕自己则与郭氏等人在洛阳享受着帝王、嫔御的尊荣,曹丕对郭氏等人非常宠爱,自然对年华老去的甄夫人没有什么兴趣了,饱受冷落的甄夫人想起当年自己劝说丈夫的话,不知心里是何滋味,或许是怨恨和不甘,故而说了几句怨言,传到曹丕耳中,他竟然直接赐死了甄氏,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太子即王位,后(郭氏)为夫人,及践,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三国志后妃传》
其实仔细想想,甄夫人与任夫人何其相似,任夫人为何会怨怼曹丕,难道不正是因为曹丕过度宠爱甄氏?甄氏在劝说丈夫时就是看清了这一点,只是她可能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重蹈覆辙。
元仲虞王妃。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叡是曹丕与甄夫人之子,也是曹丕的长子,甄夫人去世后,曹丕因母罪被降为平原侯,然而他没有沉沦,而是以德行礼待众人,曹丕最终还是复了他平原王之位,并把他交给了郭氏抚养,因为郭氏已经被立为皇后,而曹叡也对嫡母非常孝顺,郭皇后自然也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对曹叡视如己出,曹叡的储君地位逐渐也就稳固了下来。
初,明帝为王,始纳河内虞氏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为后,太皇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quot;曹氏自好立,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丧祀矣!quot;虞氏遂绌还邺宫。—《三国志后妃传》
要不说像,这曹叡在感情方面是和他如出一辙。曹叡即位后,本应立正妻虞氏为皇后,可是他厌弃了虞氏,亦或者是因为这是父亲给他安排的包办婚姻,他非常不满,故而只立新宠毛氏为贵嫔。虞氏非常失意,太婆婆卞太皇太后来劝慰她,她却说“他们曹家从来好立为后,没有过以德取人的时候。然而皇后管理六宫,皇帝执掌天下,二人的职责本是相辅相成的。如今皇上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也很难说会有好的结果。也许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丧祀,断送祖宗创立的江山社稷之灾呢!”
这话是石破天惊,她这是和谁说话?是当朝的太皇太后啊,这位太皇太后当年不就是因为出身倡家才被丁夫人耻笑,也正是虞氏口中的那个所谓“”,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太皇太后来安慰你,你却说这样的话,岂不是把最后一个能依的人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更何况这话还伤了当朝太后郭氏。
曹叡闻听震怒,把虞氏遣送回邺城,就此废黜了虞氏。其实仔细想想,虞氏所言虽然冲动,但确实是有道理的,包括曹叡自己在内,都是所谓“立”的受害者,而虞氏的话是像极了预言,曹辛苦一生所建立的大业,不就是断送在曹叡的错误托孤中了。毛贵嫔后来被立为皇后,可是随着色衰爱弛,他也被曹睿厌弃了,后来曹叡宠幸郭夫人,毛皇后渐失意,最后因为一件游园之事被曹叡赐死,不久改立郭夫人为皇后。
对曹丕和曹叡这对父子,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完全就是拿了父亲的剧本照着演罢了,《论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曹叡自己就是父母情感之殇最大的受害者,他对父亲不可能没有怨言,可等到他执掌大权时,却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这种变迁,怎能不让人感慨。
总结
看罢曹祖孙三代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其实这种三代原配皆被弃的“传”并不是曹留下的,他与丁夫人的婚姻并不像儿孙那样是色衰爱弛、只听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而是因为两人对爱子逝去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矛盾,这既说不上是曹的错,也说不上是丁夫人的错,只能说二人联系感情的纽带没有了,有些事就再也回不去了,最后选择终结这段婚姻的是丁夫人,而非曹。
曹丕和曹叡父子拿到的感情剧本几乎一模一样,“喜新厌旧”是二人共存的血脉,虞王妃的话的确不好听,但正如她所说,曹叡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嘲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