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为什么会落得被腰斩的命运?他经历了什么?
晁错的故事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154年,正是汉景帝三年。曾经的太子老师、如今皇帝宠臣的晁错,穿着朝服来到长安东市。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在这里被处予腰斩之刑。在中尉宣布诏书的那一刻,他应该想到了商鞅。他青年时代学习了商鞅的法家思想,并以商鞅为偶像,今天遭到了和商鞅相似的命运。他可能觉得,这也许就是法家的宿命!
晁错和贾谊
晁错和贾谊是汉文帝时期最优秀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是学兼儒法的人。不同的是,贾谊以儒为主,以法为辅,骨子里是儒家思想;晁错以法立身,缘儒饰法,骨子里是法家。
晁错出生的那一年,楚汉战争已经结束,大汉帝国刚刚建立。承秦之余绪,学习法家思想是当时的潮流,晁错就是赶潮流的士人之一。他不辞劳苦,从家乡颍川郡来到河内郡轵县,跟随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梦想着和商鞅一样,名垂千古,泽被后世。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晁错很快就学有所成,并被推荐到汉中央任职。不久,他又很荣幸地得到一次进修学习的机会——跟随齐国伏生学习《尚书》。伏生年过九十,是《尚书》的唯一传人,能跟随他学习门绝技,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至今不能明白,太常为什么会派晁错这个法家高才生去学习儒学,是当时实在没有可派的儒生,还是想重点培养这个优秀青年,让他学通儒
不管怎样,晁错去齐国学习《尚书》了,学得很艰难。因为伏生说的是齐地方言,而且因为年老而口齿不清,他必须借助伏生女儿的翻译才能略知大概。
但晁错深知责任重大,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总算把《尚书》学懂弄通。当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上报汉文帝,立刻得到皇帝的首肯,得以升为太子舍人。
对晁错的人品和才华,汉文帝是非常赏识的,让他去当太子的老师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但文帝又不敢大胆重用晁错,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年的贾谊就是个鲜活的例证。贾谊是多么优秀的青年才俊啊,谈论时政鞭辟入里,建言献策切中要害。正因为太优秀,升迁得过快,遭到众大臣的群起攻击。对于晁错,不能让他再成为第二个贾谊,必须把他作为后备干部储备起来、保护起来。
晁错和申屠嘉
公元前157年,太子刘启即位,大汉王朝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即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内史虽然不是中央高层官员,但职务非常重要,加之他和新皇帝的特殊关系,景帝非常信任他,对他的宠幸超越了九卿,甚至超越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知道自己并没有宰辅之能,当上丞相只是文帝平衡各方关系的权宜之选。他甚至对丞相之位有所畏惧,想想之前的周勃和张苍,其才能、资历和声望都非他所能及,他们都难以在丞相职位上终,何况自己。所以,他只想做一个维持现状的丞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晁错却偏偏要无事找事,并且绕开他这个丞相,不断间言奏事,更定了不少法令条文,这让申屠嘉很是恼火,只是苦于找不到一个扳道晁错的机会。
很快,晁错犯了一个小失误,被申屠嘉看在了眼里。原来晁错所在的内史府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晁错为了出入方便,自作主张凿了一道墙,开了南门,而这堵墙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申屠嘉决定以此事奏报景帝,诛晁错。晁错听说后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到了第二天早朝申屠嘉奏报后,景帝就替晁错打圆场,说那堵墙不是宗庙围墙,并且这是他让晁错做的,因此晁错没有罪过。
景帝明显的袒护让申屠嘉气愤不过,回到相府之后不久便而死。
气死了当朝丞相,晁错不仅没受牵累,反而更加贵幸,后来还被任命为御使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
晁错和他的父亲
气死丞相并非晁错的本意,他并不觊觎丞相之位,对申屠嘉也没有私怨,他从来没有在景帝跟前谄言诋毁丞相。实际上,虽然满朝文武大多不喜欢他,但他并不想凭借皇帝的宠幸进行打击报复。相对于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都是小事,没有必要在这些小事浪费精力。
在他的心中,只有这两件事才是大事:一是削藩,一是抗击匈奴。而要抗击匈奴,先要完成削藩,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他已经43岁了,没时间再等了,他必须抓紧机遇,完成这两件大事,成就一段明君贤臣共创伟业的历史佳话,就像当年的商鞅和秦孝公。
担任御史大夫不久,他就上书景帝,提议削藩。虽然有景帝的支持,众大臣不敢挑明反对,但私下却议论哗然。很快就传到了晁错父亲的耳中。
错父专程从颍水赶来,劝告晁错不要削藩,因为削藩实际是侵削诸侯,离间皇室宗亲,这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晁错心里明白,改革家大多也不得终。但谋国者不谋身,为了国家,他甘心成为君王手中一把射猛兽的良弓,成为君王身边一只忠心护主的猎,哪怕事后鸟尽弓、兔死狗烹。
晁父也理解。他从小就教育要忠君爱国,做国之栋梁,现在的所作所为正是为了大汉江山永固,错了吗?没有错,只是他一直认为,忠君报国凭的是一腔热血,一身本领,从没想到有时还需要用整个家族的命运为代价,这个代价太过沉重!望着坚定的眼神,他似乎看到了全家老小受尽折磨,被押赴刑场的场面,与其受辱而死,不如自我了结,他心一横,最终饮药身亡。
晁父的死,没有动摇晁错削藩的决心,或者说剑已出鞘,不见血就没有收回的理由。
晁错和袁盎
袁盎和晁错同朝为官,但他们却是两个极端,袁盎人缘极好,晁错人缘极差,而且他们两个也是势不两立。只要看到晁错在那里坐着,袁盎就马上离开;看到袁盎坐在那里,晁错也不进来,他们两个从未在一个屋里说话。
人缘极好的袁盎,为何对晁错如此仇视呢?根源在于,道不同,不相与谋。
袁盎虽不喜欢读书,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特别重视“礼”,致力于维持一种尊卑有序,上下和谐的礼制规范。他曾廷毁骄衿之时的重臣周勃,引却越礼之时的宠妃慎夫人,折辱中伤朝臣的宦官赵谈,反对谋立储君的梁王刘武。这些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维护封建礼制。他不认为分封诸侯王国会引起,所以对于晁错的削藩主张很不认同。
晁错也不认同袁盎的主张。他骨子里觉得,袁盎尊崇儒家礼制的思想,以及他崇尚游侠、结交江湖豪杰的习性,都是对国家法制的藐视和。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袁盎是二者兼而有之。
更让晁错反感的是,袁盎在吴国为相期间,私受吴王贿赂,于是他认定袁盎已经被诸侯王收买,已经和诸侯王站在同一立场,他反对削藩不是出于国家公义,而是出于个人私心。
当“七国之乱”的消息传来,晁错马上想到要抓捕袁盎,从他嘴里了解七国之乱的详情,正好公事私怨一起了断。
而袁盎的好人缘再次救了他。御使中丞和侍御史不同意晁错这个顶头上司的做法,他们为袁盎作了辩解。看到自己身边的属官都不支持自己,这使得晁错犹豫不决。这一犹豫,就给了袁盎一个时机。
袁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通过窦婴来晋见景帝。他告诉景帝,吴楚之所以,全是因为晁错搬弄是非,离间君臣关系,只要了晁错,吴楚就会退兵。
晁错与袁盎都是忠君报国的栋梁之材,因思想的分歧而势不分立,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这不同于佞对忠良的陷害,两位国士的恩怨,我们实在难以评判孰是孰非,只能唏嘘感慨。
晁错与景帝
晁错是景帝做太子之时的老师,景帝认定他是一位智囊,因此对他非常信任,即位之初就以重任。晁错任内史,景帝对他的宠信超过了九卿;他和丞相申屠嘉有矛盾,景帝明显偏袒他,气得申屠嘉而亡。景帝也非常同意他的削藩主张,这让晁错感觉到,他的生命进入了炽热的夏天,他的人生将大有所为。
因削藩而引起的“七国之乱”,并没有使景帝惊慌,因为晁错早就说过,“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一切都在晁错的预料之中。既然谋反在预料之中,那平叛之策也应该早有准备。晁错准备了平叛之策吗?准备了,平叛之策就是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历史学家大多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也是他被腰斩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把危险的事情交给皇帝,把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但晁错的在天之灵若能听见历史的声音,他一定一脸茫然地问道:“不应该这样吗?高祖时代异姓诸侯王叛乱,不都是高皇帝御驾亲征,而丞相萧何留守京城吗?”
其实景帝也舍不得晁错,晁错是智囊,是重臣,是老师,是亲信,而且他的削藩策也是自己认可的,怎么能大敌当前先斩国士,这不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吗?
但在丞相庄青翟、中尉嘉、廷尉张欧联名劾奏之后,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可以容晁错请求御驾亲征的馊主意,可以不在意袁盎、窦婴的要求斩晁错的建议,但不能不理会众大臣的群情激愤。外部的叛乱已然发生,再不能生发肘腋之患。权衡之后,他在大臣们的奏章上写下一个鲜红的字:可。
公元前154年,晁错被骗到长安东市,没有审讯,也没有申诉,就被处予腰斩之刑。获刑的不只他一个,而是,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晁错死后,吴楚没有像袁盎所说那样闻讯退兵;晁错死后,他的削藩之策得到更好的落实。我不禁陷入思考:如果给晁错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还会坚决削藩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