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不敢称帝,为什么曹丕却敢直接称帝呢?

  在三国时期曹的实力在当时是占鳌头,汉献帝也被他控制了多年,按照当时的情况曹完全可以称帝,但他却一直没这么做,而是被他的曹丕给完成了,为什么曹一直不肯称帝呢?

image.png

  显然不是什么反对力量太强大,局势不稳等之类的外部因素,称不称帝,其实正原因还在于曹自己内心的一念之间。下面,掌心结合史料,试着分析一下曹在称帝这事上,到底是咱想的。

  曹虽为魏武帝,但其魏太祖的庙号是曹丕追封的。曹本人并没有做过皇帝,不过他虽无号,却可以说是无冕之王。曹生前已经加九赐,封魏王,在后人看来,可能离登基只差一步之遥了,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踏出那一步。那么,曹之所以不称帝,正原因只能是他的不想称帝。曹有没有过做皇帝的念头,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推测他关于称帝的客观条件和其主观想法。

  一、过不了自己心理那道坎,不想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我们知道,曹世受汉室恩泽,当董卓之乱导致天下大乱,汉室名命悬一线,曹举起讨伐逆贼,匡复汉室的旗号,招兵买马,征讨四方,甚至在人自顾不暇忙着抢地盘的时候,只有曹挺身而出迎奉汉天子献帝。

  可以说不管刘备、孙权等诸侯怎么评价曹,但不得不承认,是曹延续了大汉国,汉献帝也非常有自知之明,若不是曹,汉家江山早就玩完了。

  出于一天下的目的,曹不得已举起了匡复汉室的大旗,以汉室拯救者的正义之师形象,占据正义高地,天下归心,攻无不胜,事业越做越大 。

  如果有一天,曹突然说自己要打的是自己的江山,匡复汉室只不过是个幌子,先不说世人怎么评价,估计他自己也过不了这道坎,也坐实了天下诸侯抨击他quot;托名汉相,实为汉贼quot;的罪名,再想去讨伐刘备,孙权,公孙赞等,也难自圆其说了。

  二、有传士大夫情怀,更多地考虑自己身后历史声名。

  曹是一个有抱负和士大夫情怀的人物,有人批评他诈狡猾,没有传士大夫的气节,其实重逢那样的乱世,不诈狡猾,不走一步想三步,按常理出牌,估计也撑不过三集电视剧,还谈什么一天下。

  曹《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心迹,天下太平时,自己的人生追求只不过是“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但是这个已经成为奢望。

  如果国家需要,自己也义不容辞,“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不想天下大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鸣“。自己要做周公那样的人物,为国家出力,挽狂澜于既倒,消灭吴蜀,一三国,青史留名。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曹的人生目标,他也实现了这一目标,站在人生高度,身居高位的曹,面前世人置疑,他为自己辩解道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的确如此,这就是曹引以为豪的资本,曹多次提到也想低调,以周公为人生榜样做汉臣,青史留名,但是如果实力不允许他的低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

  这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曹要的是后世名声。

  如果上天要他曹家称帝,他也只能像周文王那样,生前忠于殷朝,至于死后,他的曹丕能否像周武王那样取代汉室,改朝换代,那就不是他曹的事了。

image.png

  三、烈士暮年,思想趋于保守,即便心有余也是力不足。

  曹一生征战,为一江山征战四方,被封为魏公,加九锡时,已经58岁了,加封魏王时已经61岁,这个年龄在那个人均寿命只有25岁的乱世,已经是高寿了。所以曹也知道自己虽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但毕竟是烈士暮年,去无多。

  垂老的曹已经没有年轻时的冲劲和了,求稳怕乱,思想趋于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改朝换代,以魏代汉,这是天下大事,不得不慎之又慎,毕竟之前王莽篡汉,导致身败名的惨痛教训还摆在眼前。

  封魏公加九锡,封魏王位在诸侯王上,这两次都引起朝野的很多反抗和诽议,如他最倚重的荀彧就出来反对,希望曹“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这让曹大为震惊,曹不得不思考自己的选择。

  其实在曹称魏王时,称帝已经水到渠成,只差临门一脚,最后一哆嗦,一层窗户纸的事,但曹还是不想做王莽第二,为此搭上自己的后世声名,所以曹选择锦衣夜行,把皇袍当衬衣穿。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走到了人生终点,他33岁的曹丕,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在大臣有怂恿下,取代汉朝,受禅登上皇位,中国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所以说,改朝换代到底还是年轻活,只有让年轻人去做。

  曹主观上不愿意称帝

  人的主观上的想法是在客观条件的的影响下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允许,曹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是不愿意称帝的。

  曹不愿意称帝,除了过不了儒家士大夫们那一关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特殊身份角色——“士”。曹的文才可是响当当的,著名的“建安七子”还要高。所以,不管士族阶级承不承认,文化圈里不能没有曹的一席之地,他自己也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士”这个身份。

  曹正是有了这一层身份,他才可以做一些皇帝都没法做的事情。如说,诛孔融。孔融是孔丘后人,东汉士族的代表。孔融自视甚高,眼尖嘴利又目中无人,常常出口羞辱曹。孔融等士族掌握着当时,他当堂指控,天下大乱,都是拜曹所赐,勒令曹辞去相位。曹有再大的度量,也不能这个啊。

  曹孔融,之所以没有造成类似于后来的司马氏嵇康导致天下士人不与之合作的悲剧,这是因为曹充分仰仗了自己即是士人,又是汉相的特殊身份。不管他了杨修还是孔融,都不影响帝权与士人的合作。直至今,嵇康之死仍然被称为悲剧,而孔融呢,人们只记得他小时候让过梨。

  曹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有写到,“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以示自己对汉室的忠心。曹常以周文王、周公为人生榜样,借《让县自明本志令》向天下人表明,我曹至死愿当汉室的“征西将军曹侯”,永不称帝,算是对得起汉室,对得起天下士人了。至于自己死后,能否成为周文王,那就要听天命了。

  曹后,历史也基本按照他设想的逻辑发展了。在汉室感天动地的三次禅让,和曹丕扭扭捏捏的半推半就中完成曹魏代汉。

  曹在后世眼里之所以名声差,一半是因为他没有当皇帝,另一半是因为小说《三国演义》。

  如果曹当了皇帝,唐太宗就不会说他“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狥国之情,有无君之迹。”儒生们也不会因为他以士人的身份掌天下之柄,仗着才能高,好处两头儿占,骂他“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

  后人,尤其是现代人了解三国历史,通常是通过《三国演义》。拿《三国演义》当历史读,往往习不得历史观,反而身上会染一身说书的似的纵横家习气。张嘴闭嘴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为自己读过三国演义就能撒豆成兵、运筹帷幄,五千年往事信手拈来,现代国家大事谈于股掌之间。这样的风气,从出租车司机,到国学,无不沾染。你跟他们聊曹,他们倒是不像千百年儒生那样骂他了,反而对他很推崇。细问究竟,竟然得益于《三国》曹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厚黑学。如此说历史,说来说去,只会将自己变成个说书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