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春秋战国时期的水战规模如何?
谈到中国古时候战争,最早是小规模械斗,再是规模化的车战,后来有骑兵、炮兵,最为辉煌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有车,有马,有列阵,场面恢宏。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吴越之地,江河密布,临海而聚,人们更擅长的则是水战,历来如此,从春秋,到三国,到宋明,皆为如此。《太平御览》云:行海者,生而至越,有舟也。史书还有:“吴伐楚,……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这即说明至少在吴国人时代,吴越之地也就有舰队海军了。
在我国的夏、商、西周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少有大江大河,因此没有能够征战的水军,船只也只是用来运输资源。而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人口已经超过了几千万,动辄几十万人参加的重大战役都常常发生,如乐毅伐齐七十座城的战役,白起攻赵的长平之战,吴王伐楚等,甚至参与作战的士兵还有超百万人的。因之于此,当时的陆地战争就有很多重大战役为后人所知,而水战常常容易被人忽略。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水战规模如何呢?伍子胥留下了一本书给出了答案。
据《史记》记载,周代初期已经有了颇具规模的船只,并且严格按照等级来分类。《尔雅》载:“天子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桴。”周代国家多达数百,由于地形所,大多数国家并不需要把船只投入战场之上,只是将其用来运输资源。后来到了春秋时期,临近水源的国家建立了水军,而且已经会建造能够水战的战船与武器了,即此而后渐渐形成了新的兵种—水军。其中较有名的国家有吴、越、楚、齐等,齐国与吴国之间、吴国与越国之间、吴国与楚国之间,都常常有发生水上的战争。
春秋战国名将伍子胥曾经留下一本书——《水战兵法》,这本书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水战规模、战船大小、水战方法。不过《水战兵法》原书已经失传,只有史书《越绝书》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可供参考,从中可以看出来我国春秋时代末期水军的具体情况。根据书中记载,当时的大型战船有20米长,战船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都是用来战斗的士兵,下层是划船的水手。士兵所用武器有长矛、大斧、、短剑等,船舰相距较远则以弓矢射之,相距较近则以长毛短剑弦战,最后再进行登船战。
史载,伍子胥为了迷惑敌人,还设置了“假旗舰”的战船,用的战船装扮成主帅的战船来吸引敌人火力,正的主要旗舰就会减少作战压力,能够更好地指挥战斗。春秋时期的战船种类很多,大多仿造战车的种类来建造,有的战船船首装了冲角,能够撞击敌船;有的战船为指挥型的楼船,有的战船类似骑兵叫做桥船。伍子胥为攻打楚国都城,为发挥水军作用,甚至从吴国开挖人工运河“胥江”,西出长江直抵楚国都城附近,后来吴国人的大军正是依“胥江”摆渡登陆楚国腹地,偷袭楚国大军,取得五战五捷,最终攻破楚都郢。
吴国当时已颇具造船技术,甚至建造出了楼船旗舰“余皇”号,据传可承载数百人,有厚重的木板防护,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吴国水军成为列国忌惮的重要军事力量,待得吴王夫差修筑水渠贯穿黄淮和长江,吴国的楼船战舰即可航行中原核心区域,当时遭受战争磨难的列国面对吴国庞然巨舰,畏惧其强大战力,大多便也臣服于吴国,就连周天子嫡系封国鲁国也成为吴国的联盟之国,中原可谓尽在吴人之掌握中。后来越王勾践为吴国,对吴国水军非常重视,特意命范鳌、后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就是趁吴王会盟中原之时,派遣舰队切断吴军退路,为最终击败吴国准备了充足时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