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实的司马光砸缸是怎么样的?被救的人是谁?
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接下来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能够出现在我们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例多半都是用来教育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让青少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三观,在将来长大之时能够成为对和国家有益的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在当时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北宋人民有很多知晓司马光做了这么一件好事。话说当时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玩耍,有一个小朋友和司马光一般大同是九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龄,这个小朋友和大家一起玩耍时,自己一不小心从假山掉进了院子的大缸里。
院子里会出现很多的大缸是因为夏天,天气干燥炎热容易引起火灾,对于没有消防器材的古时候,智慧的古时候人民就想到在院子里放多个空大缸,下雨天让缸里存满水,大缸里还很深,在火灾来临之时可以用来及时灭火,免去很多劳动力,还节省了一大批人力物力。
当小伙伴们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大缸里,大家吓得哇哇大叫,一时之间场面失控,因害怕而大声啼哭的声音盖住了掉入缸中小孩求救的声音。面对当下的情况,有一个小朋友他没有哭,他反而镇静的思考怎样才能把掉入缸中的小伙伴们救出。
司马光一阵思索之下拿起了大缸附近的砖头开始砸缸,面对如此一个大的缸和人命之间,司马光用尽了全身力气最终把缸砸破了,把缸中的孩子上官尚光给救了出来。
司马光把上官尚光救出来后,大人们听说这件事都觉着司马光此人非同凡响,且上官尚光一家很感谢司马光,司马光的事迹声名远播,上官尚光家里面很有钱,为了表示感谢司马光,上官尚光家还花费钱财为了感谢司马光特地建了一个“感恩亭”。司马光小的时候有着帮助人的品行,长大后的他也成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好官。
司马光的父亲是一个县令,常跟随父亲外出办事,年龄虽小却有着超过年龄的见识和胆识,跟随父亲浏览过很多大山名山。在父亲的熏陶和培养下,司马光读过很多书甚至大人懂得还要多,同父亲的密友和一些大儒都有过交流,接触过司马光的大人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长大后的司马光凭着自己的学识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了官场,又因自己的学识和品行结识了一些同他父亲一般大的忘年交,在司马光刚进入朝中之时,尚书张存就很看中司马光,很是佩服司马光的学识,后把张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光。
司马光步入官场后,一直谨慎为官,清廉做人,且非常孝顺,在父母去世后并没有为了自己大好的官运而逃避为父母服丧,但他并没有荒废时间,他回到家后继续努力读书,不停地充实自己,可见司马光是一个自律且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
无论是被调往地方任职还是在京中任职,他总是为百姓做着实事,清廉做官,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为赵氏王朝几代皇帝而效力,在对待王安石变法时坚持己见为百姓考虑,司马光在官场几经转折最后第二次还朝为相期间而病逝,在他病逝之后百姓无不啼哭难过他的离世,后世对司马光的评价也极高。
相对于司马光传奇丰富的一生,上官尚光的一生并没有被记载于史书中,上官尚光的名字只在司马光砸缸一事中出现成为了陪衬。有人猜测可能是上官尚光一生无功无过才没有被载入史册。
上官尚光曾任北宋宰相一职手握大权,具体如何我们也只是猜测上官尚光家里很有钱,但是上官尚光此人并没有什么大志,虽担任过宰相一职却也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为国家和百姓作出一些突出贡献,上官尚光才因此没有被载入史册。
总结:一件事中总会有人承担主角和配角,司马光砸缸一事中司马光俨然成了主角,且司马光长大后凭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百姓和国家做出了很多事情,从此名垂千史被后人感激铭记。上官尚光同样为官多年却无功无错,没有被载入史册也成了可以理解的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