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开创的ldquo;豪放派rdquo;,为什么后继无人?
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为什么后继无人?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他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此起彼伏。
公元1057年,20岁的苏轼进士及第,由此进入仕途。随后20多年间,苏轼辗转于杭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公元1079年,因“乌台诗案”苏轼从湖州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宋神宗去世后,哲宗赵煦即位,苏轼此后又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苏轼晚年又因为参与执政,被贬到海南。宋徽宗赵佶即位不满一年,苏轼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65岁。
苏轼的仕途,绝对能用大起大落来形容。可正让苏轼名满天下,还是他那豪放豁达的千古绝句。换言之,苏轼之所以能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的很多作品传唱度极高,而且苏轼还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奇怪的是,苏轼去世后,他的,包括徒弟们,均没有继他的写作风格。直到南宋时期,才由另一位诗词大家辛弃疾,发扬苏轼的遗风,成为另一位豪放派顶梁人物。
那么,苏轼一手开创的豪放派却后继无人。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众所周知,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随即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北宋初年,得益于政权体系稳定,内无外患,外无大忧的情况下,经济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北宋初年,当时的词坛还是流行婉约派。直至苏轼的横空出世,以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为之震惊。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都是苏轼留给世人的千古绝唱。
除了写作水平较为树一帜之外,苏轼其行为处事也颇为另类。总之,在当时北宋的文坛环境下,苏轼就是一位彻彻底底的另类。他不拘小格,另辟蹊径的开创了豪放派诗词风格。
公元1079年,也就是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因为牵连其中,到了晚年,他的诗词风格也有所改变,从此前的豪放不羁,慢慢转变为寄情于山水之中。
直到公元1101年,苏轼去世后,他的直系亲属,包括徒弟们,均没有继承豪放派遗风。
在这笔者和同学们简单介绍下,苏轼的几位得意。坊间流传,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被誉为“苏门四学士”。
据史书文献考证,这4人都是出自苏轼的门下。可让人遗憾的是,苏门四学士没有一人继承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相反,这几人在仕途上都多有不顺。
除了苏门四学士之外,李格非、廖正一、董荣、李喜,又被称之为“苏门后四学士”,这4人同样全部投入到了婉约派的怀抱中。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更是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大家别以为,李清照那首《夏绝句》其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能证明此女豪放才气并不输于苏轼。
可翻遍李清照所有诗句,除了那首《夏绝句》之外,不还是“莫道不,人黄花瘦”影响最大吗?所以,无论是苏轼的,还是他的直系亲属,都没有继承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甚至李清照,还用一句“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来讥讽他这位师。
李清照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在宋朝时期,豪放派不受欢迎的重要诱因。其实很简单,对当时的文坛大家而言,苏轼虽然才气过人,其作品虚实结合,让人读过之后意犹未尽。
可所谓的豪放派诗词,在封建时代而言本就是另类,上不得台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宋朝时期,苏轼就像是现如今收入较高,地位却很低的写手。写手产出的作品,很像是“快餐文学”,虽读上去很热血,让人意犹未尽,往往没有那些正出版物地位高。
当然这个举例并不恰当,但应该能让大家了解,在宋朝时期苏轼在文坛上的尴尬地位。另外还有一点,苏轼这种豪放派诗词风格,是让后人极难模仿。
两宋时期,诸如黄庭坚,张孝祥,包括名将岳飞,也曾经想模仿苏轼的写作风格。因为苏轼较为雄厚的文学底蕴,还有他一生如此辗转起伏的履历,造就了苏轼在诗词上的造诣,这些造诣是后人难以模仿的。
南宋末年,辛弃疾、陆游这些人另辟蹊径的,又成为了豪放派传承人。不过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恰好是南宋快要灭亡的时候。因此,辛弃疾的作品当中掺杂了太多家国仇恨的个人因素,导致他的作品透露着悲凉壮烈。
单就文学水平,诗词风格来说,苏轼更加超然飘逸,遣词造句的功底,辛弃疾要加优秀。
直到明清时节,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都是很难得到正认可。譬如,《宋词三百首》中,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没收录。
由此可见,苏轼的作品好是好,但还是有很多局限。正如李清照那句“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恰好点明了豪放派在古时候不受欢迎的诱因。
总的来说,就作品风格而言,苏轼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旷世千年的造诣。而且苏轼不局限于人物,事物,均能写出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作品。
也正是因为苏轼特殊的生平履历,还有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才让苏轼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后人想完全模仿苏轼,也是常常“画虎不成反类”。
不过,以下这本《苏轼词传》不仅可以让大家深刻地了解到,苏轼的出现对于文坛的影响,以及他对现如今词坛的贡献。
同时,这本书其售价还不超过30元,读过之后,必定会让大家有所收获。至于苏轼的作品,到底应不应该被列举为“正规文学”,还是由各位读者自行决定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