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就不行了吗?

  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就不行了吗?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是继少数民族治后,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在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也是少有的国泰明安的局面。但在明朝的后期有一位——魏忠贤,掌握大权,利用职权坏事做尽,强抢民女,菅人命,可以说大明朝的灭亡与他脱离不了干系。

  但最近有一些历史学家表明:如果魏忠贤不死大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梦回大明朝感受一下当时的历史事件吧。

  01成长经历

  魏忠贤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吃不饱饭,由于饥饿他不得不在周围的村庄里抢它小的小朋友的吃的,因此有了地痞的习性。长大后,接触到,经常出入场所,欠下很多债务。他没有能力偿还,只能遭到追债人的打,也只好四处流浪。

image.png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早年熟识的宫中魏颜,经过他的介绍,被生活逼到走投无路的魏忠贤进宫,自阉做了。

  进入宫中后,由于与魏延相识,很快就高攀上太子的母客氏,加上魏忠贤本人很会趋炎附势,很快便受到重视,在宫中有了一定地位。

  02改写人生,治理朝政

  万历四十八年,两位帝先后驾崩后,朝廷陷入一度的混乱,当时并无合适的皇帝继承者只能由朱由校即位。朱由校并无大才,根本无法升任皇帝一职。即位后,专心自己的木匠事业后代人称他为“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母客氏的教唆之下任命魏忠贤为司礼兼秉笔,宫中的人看到他都得退让三分。

  朱由校上位后终不理朝政,魏忠贤借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将亲信都安排在朝廷之中。由于他没上过学堂,不识字,所以很多事情还不能很快地掌握精髓。但魏忠贤特别聪明伶俐,记忆力也特别好,加上又会溜须拍马,因此皇帝特别信任他。

  朝中的大臣都忠心于大明朝,他们认为魏忠贤并无才能只是会耍嘴皮子,不应该在朝中担此大任。因此,众大臣纷纷向皇帝进言,此时的皇上沉溺于酒色之中,无心理会朝政,众大臣只好作罢。

  随着魏忠贤的实力一天天的扩大,锦衣卫已经为他所用了,皇帝也已经不能左右他的决定。但他的执政方式严重影响了在明神宗时期成立的东林派人的利益,而魏忠贤也开启了与他们之间的较量,后期较有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事件都使当时的朝廷陷入一片混乱,因为大多数朝廷元老力挺东林,所以魏忠贤此次并没有占据上风。

  此事件过后,魏忠贤将自己的表弟魏广微引到宫中担任大学士的职务,这是魏忠贤在宫中又多了一位左膀右臂。此时,魏忠贤在宫中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封自己为九千岁,但东林派的势力仍然是不容小觑的,为了与他们作斗争魏忠贤将自己的势力分布于朝廷的各个部分,东林人也无法阻挡。

  03祸害天下,出现反转

  魏忠贤正式迎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他带着东厂的人在京都的有钱人家进行搜刮抢掠,即使是宁安大长公主的也没有丝毫客气。魏忠贤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大臣的普遍不满,他们联名一起上报皇帝,但是皇帝心里很清楚,自己说话现在已经不能对魏忠贤构成威胁,所以皇帝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掌握大权开始,魏忠贤更加贪婪,增加每年的税收,达官显赫之家也避免不了对魏忠贤的抢夺。只要是敢进行反抗,魏忠贤一定会找到借口将这家人诛,中书吴怀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崇祯帝即位后,处处刁难魏忠贤,而魏忠贤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大势已去,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崇祯帝就将魏忠贤处死。此时,崇祯帝心里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可以名垂青史的大事。

  但是他没有想到,魏忠贤的死让东林人又有了出来争权夺势的苗头,那个让东林人害怕的魏忠贤已经死了,他们没有道理不继续包揽钱财,让自己的家族壮大。同时,外族侵略者认为崇祯帝对他们不构成任何威胁,开始发动战争。这种情况崇祯帝并没有想到,他只是想除去那个祸害朝政的人,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威胁。

  现在史学家认为,魏忠贤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处理朝政时,对官员尤其是东林人进行压制,百姓虽然过得不富足,但也能吃得饱饭。但他死后,朝廷不仅承受内部东林人给的压力,外部还有外族侵略者不断施压。

image.png

  所以,为了能够继续维持治地位,崇祯帝不得不在老百姓身上进行施压。我们都知道治者要想治地位能够长久地保持下来一定要抓住民心,所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万年不变的理。果然,没过多久大明朝也就灭亡了。

  04总结

  从魏忠贤自己的角度来说,他的一生是极其成功的,从一个平民窑里出来的穷小子,到最后他管理朝政时人们称的“九千岁”都可以证明他确实是有智慧和勇气之人,只是运用的方式不对罢了。

  从大明朝的角度来说,明朝末期的几位皇帝智谋才略都平平无奇。无论是朱由校对朝政的不管不顾,还是崇祯帝到现在可能都没能想明白自己最后为什么会落到那么不堪的境地的原因。都可以证明明朝灭亡是大势所趋。

  他们已经没有了先帝的豪气和才能,可能魏忠贤的出现还增加了大明朝的治时间,及时遏制那些臣所携带的不良风气。

  我相信读到这里,读者的心理可能会对魏忠贤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可能并不像史载的那样坏事做尽,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他是一个坏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