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农业生产是怎么样的 农民开荒到底有多难

  古时候开荒的网友们,古时候农民开垦荒地是什么样的?农民到底有多难?

image.png

  开垦荒地自给自足的道理谁都了解,然而谈何容易?不要说古时候,即使条件优渥的现在,开荒种地也不是农民的首选。

  我们西北地区人少地多,但大部分土地的土壤成分并不好,能够耕种的良田并不多,但现有土地保证主粮种植是没有问题的。

  近20年来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籽瓜和甜菜)已经高度市场化,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为开荒者提供了强大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即使如此,开荒者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

  如果想问土地要收益,开垦10几20亩地显然是不划算的(说不定还得倒赔钱),只有大面积开荒和规模化种植才能获得利润。

  首先,大面积的开荒不可能雇佣人工一锹一锹的去挖。有能力开荒的人,首先自己家必须拥有推土机,挖掘机,大型拖拉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果没有,至少得有一大笔钱雇佣人力和机械设备。

  古时候农业生产场景

  由于之前的水利灌溉系都服务于传种植区,新开的地远离灌溉,每一百亩地至少需要四口深水井,而开挖水井都是来出资。新垦荒地的头三年属于土壤改良阶段,收成几乎为零。在此期间的技术支持,农药种子和化肥等都由提供(有些地方是各出一半)。更重要的是:现在种地无需缴纳任何税收,而且还有专项扶持贷款和政策支持——然而古时候农民开垦荒地不可能拥有如此优厚的条件。

  古时候的地亩从何而来?

  古时候的地主都有一份合法有效的东西:地契(相当于财产保全文件)。这些田地大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只要政局稳定,朝代没有更迭,这些田地可以传承几代人。

  如果有人突然发了一笔横财,也可以拿钱买地(或开荒),就像《闯关东》中的朱开山。但我们不要忘了,朱开山之所以能混成当地最大的地主,那是他从金矿带出来了大量的金子。不然的话,肥得流油的土地,当地人之前为什么不开垦?说白了,没那个能力。

  东北,西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叫军垦,屯或者营,那是因为当年的治者为了开疆拓土留下的军民复合体。

  成建制的大军有着基本的组织纪律和相对强壮的体魄,他们有两个任务:和垦荒。作为军人,他们拿起刀能打仗,放下枪能种地,而且他们开垦荒地吃的是朝廷的军粮(或地方的补贴),不会饿着肚子去开荒,当荒地有了收成,他们才能实现自给自足。

image.png

  不是每个农民都可以“把酒话桑麻”

  50,60年代,农业合作社有着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上提供生产工具或农业机械,社员们每家出人而且自带干粮,形成了一支动力强劲的垦荒大军,集中所有的力量,整合所有的资源,才形成了当前大规模的种植格局,然而这不是某一个体能够完成的任务。

  在古时候,也在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但大都有力量的支持。秦始皇组织人们到珠江流域和河套平原开荒;汉武帝组织人力到西北屯田;三国时期的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大规模垦荒屯田。从西晋到隋唐,占田制,均田制都是鼓励开荒的土地政策。明清时期的减免税赋也是为了鼓励开荒。

  但是这种开荒都是有计划,合法度,而且具备强大的官方支持。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每一寸土地都是治者自己的。即使有能力开荒,也不是你想开哪块就开哪块,开荒也需要的批准。

  即使得到了的首肯,开垦荒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古时候生产力水平本来就低,二牛抬杠的原始作,连正常的耕种都无艰辛,何况是开垦生地。古时候符合种植的土壤并不多(不像现在可以进行土壤改造),烧荒除,平田整地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力,农具和畜力。

  还有,农田需要配套的水利设施,开垦荒地必须选择水源附近,如果是河流湖泊,灌溉用水如何获得?修水渠合不合人的水源人家让不让你用?

image.png

  水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水车是中国农耕文明中一项伟大的发明,但那时候的水车属于宗族财产,甚至都不属于某个地主,您有使用的权利吗?我们这里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每次都有伤亡,其原因大都是因为灌溉用水。如果因为浇水发生冲突,您一家子打得过一村子老少们吗?我们要了解,土地就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谁敢损害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无论是谁,他都敢跟你拼命。

  如果是这样,就算有能力也有钱,人家为什么不直接买现成的良田呢?因此,开垦荒地根本就不是贫穷者能够完成的。“愚公移山”是精神层面的鼓励,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实际作的可能。无力垦荒,还不如给地主打工,我只负责种地交租子,的一切那是东家的事,跟我没关系,我也不负那个责任。

  现代农业技术能够保证主粮的高产量,动辄亩产过千斤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古时候的耕种条件之下,稻米和小麦能有200斤的亩产就算是最好的田地了。而生地变成熟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穷人很难捱过这个艰难的周期。

  中国很多农作物都是外来品种(多为明代时期),在这之前,可供种植的农作物非常有限,除了主粮,还得种点蔬菜和麻棉。要不您吃饱了,但穿什么?即使“故人”来了,您也没有“把酒话桑麻”的条件不是?但蔬菜和麻棉对土地的要求非常高,生地基本上种不成。

image.png

  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农民

  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多少次土地的分割,重组与扩张,农民都是受害者。就算您辛辛苦苦开了三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子没过几天,说不定就会遭到“外国”的侵略,到时候,脚下这块土地到底是谁的,您说了不算。

  还有更关键的,古时候是有农业税的,开荒需要向当地报备,才能获得种植的权利。只要种地,就得缴税。风调雨顺,老天照顾,还有可能“多收三五斗”。如果遇到天不作美,盗匪猖獗或兵荒马乱,地主家基本上都没什么余粮。垦荒者不要说缴税,自己不被饿死就算老天有眼了——电影《1942》中的老东家,下场并不瞎鹿一家强多少。

  提起剥削,我们必须用纵向的历史观去考察。土地公有之前,私有制已经在中国沿袭了将近3000年,24次的朝代更迭,也没有根本改变地主与农民的关系,说明这种“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封建制度之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image.png

  有时候地主也很惨

  在特殊时期某种思想的推动之下,我们常常将刘文彩和黄世仁钉上横征暴敛,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式标签。但在那样的制度之下,他们并没有错(当然,逼交租子和强抢民女肯定是罪无可恕)。因此,用“好人”或“坏人”来定位两个阶级,似有不妥之处。

  试想,田地是人家祖上几代人辛苦经营的财产,所有的农具和牲畜都是人家自己的,的税收一分也不能少,还得提防“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盘剥……而这些风险和压力显然不会落到佃户头上——如有动荡,地主们首当其冲,佃农还是佃农。

  实不相瞒,在下的家族在也是拥有70亩土地的“小地主”。据我说,家里一共雇了6名长工,农忙时再临时雇人。但当时所说的“富裕”也仅仅是有点存粮,饥荒年不至于挨饿,其中15亩好地用来种,能够保证全家的经济来源,仅此而已。

  而且长工们也和他们一起吃饭,主食都一样,只不过东家多个菜而已,我当时也算是富人家的大,但她们小时候也都穿着补丁衣服上学,吃着粗茶淡饭长大。

  那时候马匪肆虐,1948年,城近的地主家悉数被抢,但佃户们都很安全。我家里准备了几杆汉阳造,随时准备抵抗。担惊受怕的子一直持续到49年解放——说白了,地主也不容易。

  大农业时代才有开垦荒地的可能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客观看待过去的事情,应该也是一种进步与发展的态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