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实战绩是怎样的?

  诸葛亮北伐实战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越是出名的人,越是难以得到客观的评价。

  如诸葛亮。

  后世出于感性,或将诸葛亮北伐贬到一文不值,或将其捧到神乎其神,即便是想要客观描述也难免摆脱“辩论”情绪的干扰,有所失。

  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战果就摆在那里,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历次北伐战果诸葛亮一共5次主动北伐,外加上一次防守反击,一共6次。

  1、第一次北伐:迁西县人民千余家回汉中。

  228年春,诸葛亮首伐中原。

image.png

  诸葛亮令赵云、邓芝率偏师佯走箕谷,扬言出斜谷,吸引关中魏军;自率大军出汉中西北,出祁山,欲以一部分兵力切断关陇通道,以便攻取陇右。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失街亭,计划全部破产,诸葛亮败归。

  此战,原本相应诸葛亮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也复归魏国

  唯一的战果是,迁徙了西县人民千余家回到汉中。

  千余家,以一家五口计,人口不过5000人。

  显然,这样的成果是交不了差的,首次北伐是无可争议的败仗。

  2、第二次北伐:斩王双。

  当年冬十二月,诸葛亮再率军数万,陈仓。

  但是,魏军曹已经提前预料到诸葛亮必出陈仓,提前安排了郝昭守城。

  诸葛亮军用尽各种办法,二十余,粮尽退兵。

  退军时,诸葛亮军设伏了追击的魏骑兵将领王双。

  小说将王双描写成与魏延等驾齐驱的超级猛将,以斩王双作为此次北伐的“遮羞布”。

  其实,王双并不算什么名将。

  王双上一次出现在史册是6年前的濡须之战。

  当时,魏三道伐吴时,中路曹仁派常雕督王双等人进攻朱桓,大败。

  当时的王双受曹仁部将常雕节制,是曹仁部将下面的部将,地位可想而知。

  6年间,王双没有大功,不可能获得太大的提拔。

  因此,斩王双,也不是特别拿得出手的战果,二次北伐仍是无可争议的败仗。

  3、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

  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

  郭淮率军企图反击陈式,被诸葛亮军所阻,陈式顺利夺取武都、阴平。

  尽管武都、阴平,早在曹时期就已经迁走了5万余落氐人,已经事实上处于半放弃状态,但二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夺取这两郡的意义仍然不应低估。

  此战后,诸葛亮调整了汉中防御,将丞相府后移,并在前方增筑了汉、乐两城,形成犄角之实,建立了更稳固的防御体系。

  此战目标有限,规模不大,但是诸葛亮北伐中少有的无可争议的胜仗。

  4、阳豁反击战:大败费曜、郭淮

  230年秋,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谷、曹由斜谷,数道并进,会攻汉中。

  诸葛亮一面部署防御,一面令魏延、吴懿两进凉州羌中,外线出击,牵制魏军。

  魏延等人一路深入,在羌中联结诸戎,在阳豁大败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获胜后回到汉中。

  这次反击战,虽然没有夺取城池,但魏延大败郭淮等魏军名将,树立了与魏军野战的信心(前两次北伐,蜀军只敢趁虚而进,不敢与魏军野战),并削弱了魏在雍凉的地方驻军,也配合了汉中防御战,是一次胜。

  5、第四次北伐:破郭淮、卤城之战、张郃。

  231年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

  此战前,曹去世,司马懿被调来,成为诸葛亮的新对手。

  诸葛亮先是打破费曜、郭淮,割上邽小麦,后在遇到司马懿后主动退往祁山,以调动司马懿。

  司马懿一路跟随,不敢进攻。但是,初来乍到,威信未立的司马懿,奈不住诸将“怯懦”的指责,还是发起主动进攻。

  结果,诸葛亮指挥魏延、高翔、吴班分头夹击,大胜,“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退军。

  后来,负责后勤的李严表示粮难继,诸葛亮退军。(后来李严在后主面前又说粮还很多,奈何退军?可见,导致诸葛亮退军的不是军事原因,而是内斗矛盾)

  退军中,诸葛亮设伏了魏军名将张郃。

  此次北伐,蜀军先是打破费曜、郭淮,后又在卤城大败司马懿,最后又在退却中了魏名将张郃,在战场上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虽然诸葛亮最后还是退军,未取土地,但是:小国的军队跑到大国的地盘,连续击败大队,斩将士,最后全师而还,即使不能称为全胜,但至少不是无功,更不是失败。

  6:第五次北伐:遗憾。

  234年,诸葛亮发起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

  此次北伐,诸葛亮驻军五丈原,企图先占据渭水两岸,切断关陇要道,创造有利态势,寻歼司马懿军。

  但是,郭淮识破诸葛亮企图,提前驻北原,击退蜀军,使蜀军占据渭水两岸以断关陇要道的计划受挫。

  旋即,诸葛亮在五丈原屯田相持。

image.png

  最后,诸葛亮去世,蜀军还师,诸葛亮北伐就此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伐时,由于诸葛亮在五丈原屯田,相持100多天,没有出现粮食问题,甚至在蜀军退却后,司马懿军获得了大量粮食,并在后来中原大旱时分发百姓,赢得民心。

  可见:此次北伐时,诸葛亮已经基本克服了困扰已久的粮运问题,具备了长时间持续北伐的条件。如果不是诸葛亮去世,战役走向仍难以预料。

  战绩评价诸葛亮数次北伐,连第一步“断关陇之臂,先取陇右”的计划都没有实现,就其目的来说,显然是失败的。

  不过,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认为诸葛亮“空耗国力”、“一事无成”。

  前两次北伐,确实基本没有战绩。所谓迁西县千余户、王双,都不是近十万规模军事行动应该拿出来讲的战果。

  不过,后几次北伐,战绩是不错的。

  第三次北伐时,诸葛亮收复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二郡。

  曹时期,曾经迁走了5万落武都氐,但只是担心刘备、马超联络武都氐进攻关中,并不意味着对武都的放弃,正如曹也迁空淮南民,但不意味着放弃淮南一样。

  自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尽管三国之间相互征伐,但彼此疆域稳定,郡一级的地盘易手基本没有发生过。

  可以说,这是整个三国时期(从各自称帝算起),唯一一次较大的疆域变动。

  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连续击败魏军,并射了名将张郃。

  卤城之战,是魏蜀两军主力的唯一一次正面野战(其余多是相持),蜀军战而胜之,其意义不应低估。

  张郃是魏国的“国之名将”,张郃死,魏“举国震动”。这也是自定军山夏侯渊后,各国唯一一次战场名将。

  因此,就战场成绩而言,诸葛亮虽“壮志未酬”,但表现仍然不乏亮点。

  越战越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睿非常兴奋:蜀国这个弱小的国家,一直依托秦岭固守。现在主动跑出来送死,我们正好一举歼灭他们!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曹睿给司马懿的指示是:“坚壁据守以挫其锋”,等他粮尽必然退去!

  从企图一举全歼蜀军,到最后企图逼退了事,曹睿企图的改变印证了蜀军实力逐渐变强。

  事实上,蜀军的战场表现确实越战越强。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自称:我军在箕谷、祁山的兵都多于对手,不能破敌反为敌人所破!可见兵贵精不贵多!

  确实,前两次北伐时,蜀军或企图以街亭阻击魏军,或企图趁虚攻取陈仓,不敢与魏军主力野战。一旦张郃突破街亭或近救援,诸葛亮都不敢与战,只有立刻退兵。

  可是,到了后几次北伐时,蜀军敢于在野战决战,并能够在野战中击败魏军主力。

  最后,反而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军不敢野战了。

  正如吴国张俨所说:诸葛亮提步卒数万,仲达(司马懿)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却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孔明自来自去。

  可见,诸葛亮一边打仗,一边练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军队越来越强,到最后一次北伐时,甚至克服了粮运困难,难怪对手司马懿感叹他为“天下奇才”。

  战略意义:延缓实力失衡诸葛亮北伐,在战略大势上所取得成绩也不应小视。

  诸葛亮北伐之前,东吴也较老实,只是在226年趁曹丕去世发起过一次试探性进攻,甚至还有些畏惧魏国,不敢称帝。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吴国开始与蜀配合,此起彼伏。

  正如魏臣高堂隆所言:由于“二虏(吴蜀)合纵,谋危宗庙”,使魏国“十万之军,东西奔赴,边境无一之娱;农夫废业,民有饥色”。

  吴蜀此起彼伏的北伐,使魏国中军来回奔波,边境地区不敢恢复生产。

  要知道,魏国与吴、蜀的边境地区可不是什么雪域原,而是关中、淮南、荆州,这些原本天下经济基础最好的地区!

  魏国占据中原、关中等精华地区,但是因为中原地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最大,因此在国力上并没有绝对优势。

  如果任由魏国恢复生产,其发展速度将远远胜过经济正常增长的吴、蜀,优势将更为明显。

  吴、蜀的北伐,使魏国在关中、淮南、荆州等地区的经济长时间无常恢复。

  因此,魏明帝时期,“海内虚耗,事役众多”、“百姓积弊”,没有体现出国力优势。

  魏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还是从邓艾“淮南屯田”开始。

  而邓艾建议“淮南屯田”时,开头便是:现在三方边境已经安定,战事出在淮南。

  可见,诸葛亮、孙权的频繁北伐,打乱了魏国恢复生产的节奏,延缓了三方实力失衡。

  威武自强:凝聚了内部当初,东吴袭关羽后,曹丕问群臣:蜀会不会伐吴?

  群臣都认为蜀国弱小,自身难保,不会伐吴。

  唯有刘晔指出:蜀是小国,只有威武自强以示有余才能立国!关羽死了都不动手,怎么可能?

  威武自强、以示有余,正是蜀汉立国的国策。

  蜀国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如果不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号,怎么说明自己是一个中央政权而不是一个地方政权?

  如果你蜀国是一个地方政权,治益州的合法性何在?益州人士凭什么跟着你而不跟着曹魏?或者当初就跟着自守的刘璋不香吗?

  因此,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是凝聚人心,证明蜀汉政权合法性的刚需。

  积极进取,在蜀汉初期,确实赢得了益州各派的一致认同。

  刘备攻汉中时期,大举征发,连诸葛亮都觉得过分了,正是益州本土人士杨洪提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不必疑虑!

  可见,当“兴复汉室”有希望时,后来最为保守益州人士,当时的积极性诸葛亮本人还大!

  而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也确实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诸葛亮去世后,灵柩回到汉中。

  由于很多大臣都前往汉中,影响了朝堂正常运作,后主严诏不许大臣擅自前往。不过,谯周却早已经动身,前去给诸葛亮奔丧。

  谯周,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后来是反对北伐,甚至主张投降的代表性人物。

  当时,谯周第一时间给诸葛亮奔丧,足见当时益州各派的凝聚力。

  而当时谯周劝后主不要铺张享受时,也是力陈“先主之志未成”,足见,当时实现“先主之志”,是包括益州本土派在内的各派共识,也是蜀汉凝聚各派人心的旗帜。

  只是,诸葛亮及蒋琬、费祎去世后,蜀汉内政混乱,外战不利,使益州人士彻底失望,意识到蜀汉不可能成功,才转为最保守的“投降派”。

  魏国的国力占据绝对优势,且在防御中占据地利,而领军将帅也都是一时人杰,这种情况下,要北伐成功,需要“神迹”。

  诸葛亮不是神,所以北伐可能取得正意义上的成功。

  然而,诸葛亮仍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着实不易。

  把诸葛亮看成“神”,那他确实不合格,但把诸葛亮看,他便无愧“天下奇才”的美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