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的时候,一段时代的精彩,离不开一些精彩的人。一般精彩的人,就都有异于常人的性格。这些人出现的时代,很多时候又会是时代的转折期。西周向东周过渡,秦汉向唐宋过渡,宋元向明清过渡,每个过渡期都会出现很多精彩的事件,出现很多精彩的人物。而过渡的最为激烈也最为精彩的,当属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诸侯国就有百八十个,至于人物除了诸子百家,文臣武将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晋国后期,也即是在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时代,晋国是属于韩赵魏三家的时代,其中又以赵氏最为著名。

  此时有个赵氏宗主赵襄子,但赵襄子尚不算是晋国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物。此时的晋国执政大臣为智伯,智伯出身荀氏。

  自晋楚弭兵而后,数十年间,晋楚之间没有发生过规模化大战,中原地区迎来难得的稳定期,列国之间纷争渐熄。但在列国内部,各种矛盾与争端,依然不止息。晋国内部,六卿之间就发生了上百年的疆域争夺战。

image.png

  赵襄子时代的晋国,除了智伯家族,还有韩、赵、魏和范氏、中行氏,其中中行氏也是出自荀氏,其先祖为当年叱咤晋国政坛的荀林父。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智伯至少与中行氏是有着共同家族利益的。

  事实上在赵襄子成为赵氏宗主前,赵襄子的父亲赵简子时代,智氏与中行氏就曾经共同结盟,对家族进行过权力争夺战。只是后来因为利益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范氏逐渐与中行氏成为同盟,与晋国王室乃至智、韩、赵、魏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矛盾,才是导致四家对范氏和中行氏产生驱逐之意,四家联合起来发动对范氏和中行氏的战争,但即便如此,智氏也没有大规模出兵攻打范氏和中行氏,而是派遣出赵氏的赵简子带队,对范氏和中行氏的疆域进行掠夺。赵氏的崛起,也正因如此。

  对范氏和中行氏的驱逐,大致就是在赵襄子时代完成的。当范氏和中行氏的疆土被瓜分殆尽,晋国就只剩了下四家强族,即为韩赵魏和智伯家族。在瓜分疆土事宜中,四家没有考虑晋国王室,而是自瓜分。这个事情就激怒了晋国国君晋出公,向齐国和鲁国借兵,发动对四家的讨伐战争。

  晋国的百分之九十的军事力量,皆掌握在四大家族手中,也难怪晋出公无法号令国内军队,要到国外去借兵来处理国内事务。四大家族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本来四大家族处理完范氏和中行氏的问题后,可能还会对利益争端展开新一轮的争夺战,没有想到的是晋出公自找苦吃,居然让四大家族暂时握手言和,把枪口反过来对准了晋出公。晋出公可谓是浪费了削弱四大家族的机会。

  史书中记载的是,晋出公兵败,逃亡齐国途中死去。而晋国不能无君,智伯便拥立晋昭公的曾孙姬娇成为了新的国君,是为晋哀公。自此而后,晋国大权为智伯所掌握。因此后来智伯说要让韩赵魏三家捐出万户封邑,以丰富晋国王室的力量,显然很可能不过是把戏而已。智伯的力量已经强大到可以与国君正面对抗了,为什么还要反过来削弱自己以壮大国君。只有一种借口,智伯不过是以此为借口,来削弱韩赵魏三家而已。

image.png

  韩赵魏三家当然都明白智伯的阴谋,可是韩魏两家自诩不能与智伯正面对抗,便是屈地献出了万户封邑。哪里想到的是,赵氏家族的赵襄子不是个弱者,更是不愿意轻易地交出自己数代努力耕耘所得来的封邑,便是直接拒绝了智伯的要求。对智伯而言,这样的行为怎么可能被允许,而且明显形势是大利于智伯的,智伯便是组织韩魏两家,以晋国王室的名义发动对赵氏的攻战。

  赵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第一,赵襄子很聪明。第二赵襄子够狠。聪明是在哪里呢?赵襄子本来是庶子,在春秋时代庶子是不能直接继承爵位的,但赵襄子却在父亲赵简子的很多次考验中顺利通过,自己的几个弟兄都要厉害,取得了赵简子的认可,最终成为了赵氏的宗主。那么狠是在哪里呢?赵襄子为了攻灭赵氏封地北方的邻国代国,干脆直接把自己的亲姐姐嫁给了代国国君,然后又以亲戚聚会的名义,举行盛大宴会,将代国国君直接在宴会上暗掉了,随后又带着大军攻灭代国。

  因此智伯要攻灭赵襄子,本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当然毕竟是三家结盟,赵氏也没有办法与之对敌,其后直接撤退到了赵氏的超级城池晋阳城中。而正是依这座城池,即便被包围三年之久,赵氏依然没有投降,直到城中易子而食,即将出现之危时,赵襄子和臣子们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机会。

  赵襄子派臣子到城外,秘密与韩魏结盟,来了一场超级大逆转。因为战线太长、周期太长,韩魏两家本来就对智伯有意见,又因这场战争本来不是韩魏所主导,所以当赵襄子的说客提出与韩魏结盟之意时,韩魏两国之君主已然动心。对韩魏而言,与智伯相,赵氏是弱者,封地也就一只剩下一座晋阳城而已。而智伯更为强大,而且借此攻灭赵氏而后,智伯会更加强大,那时候晋国权卿之间的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韩魏被歼灭就只是时间问题。

  对韩魏而言,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智伯远离封地久,而且亲自晋阳城,智氏的军队已经疲战,反而是韩魏两国的军队,多半心中思考的都是赶快结束这场战争。要赶快结束这场战争,其实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晋阳城破,赵襄子死。还有一种则是智伯死,联军溃散。后面一种或没人敢想,但当赵襄子的说客说出这种可能的时候,韩魏多半眼前一亮。显而易见的是,后面那一种可能,对韩魏而言,利益会更大,因为智伯死,赵氏刚受战乱,不可惧怕。而智伯之封邑则可为韩魏乃至赵氏所瓜分,如此,韩赵魏三家又能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而且三家都能取得更多的封地,如此而来,韩魏怎么可能不一临阵倒戈,反而与赵襄子结盟,掉过头来打智伯呢?

  智伯显然没有预料到阵前还有这种可能,没有严防死守和监控韩魏两家,也才导致了自己临门一脚功亏一篑的悲剧。韩赵魏三家结盟,智伯,智伯身死,智伯家族瓦解,在晋国数百年的荀氏家族终于淡出了晋国,而新的晋国,终于有了新的三大家族,也是最后的三大家族,他们便是以赵襄子为首的赵氏家族、韩康子为首的韩氏家族以及魏桓子为首的魏氏家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