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为什么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朝臣的不安,所以废除了锦衣卫拥有的司法权,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

  但是从朱棣开始又把这项制度捡了起来,完全忘记了他老的当初为何要打压锦衣卫了,就这样在整个明朝的所有中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锦衣卫的影子,他们无孔不入。从地方到中央,从南到占城,北到建州,奴儿干都司东至哈密卫,西至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image.png

  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中国古时候史最有意思的斗争,从朱元璋开国开始到崇祯上吊都在斗,有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意思在里面。

  锦衣卫的最开始的作用就是监察百官看看你有什么谋反的行为没有,有什么贪赃枉法的行为没有,朱元璋的这种不信任也遗传了他们的子孙们。

  锦衣卫有司法权,但是这个权力根本不针对平民百姓,不是因为没权力而是普通百姓根本就不配锦衣卫大费周章,由于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大理寺,都察院都管不到他们,

  它们针对的就是士大夫和官员这个阶层。

  《明史宋濂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朱元璋把连下属的私生活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跟谁见了面他都了如指掌,这些全部都记载在了锦衣卫中,这就像是一块优盘一样,所有的事情都记载在里面了,朝堂笼罩着色彩,大臣是战战噤噤。大明的锦衣卫也许是你家厨子、管家、,除了你老婆之外的所有人。

  锦衣卫——大明皇帝的背锅侠

  因为锦衣卫是皇帝监察百官的,所以大多数的锦衣卫指挥使总是要替皇帝背锅,治不了皇帝只能骂锦衣卫。在洪武年间的大案要案都可以看到锦衣卫锦衣卫,如胡惟庸案,蓝玉案等等,第一人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自己也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头。第二任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蓝玉案之后也被朱元璋赐死。可以看的出来在

  皇帝与大臣的斗争中锦衣卫总是表演一个背锅侠的角色。

  锦衣卫——廷杖的执行者

  锦衣卫是天子近臣,皇帝的安全归他们保护,所以明朝有名的廷杖就是由他们执行的。如正德年间朱厚照贪玩想要南巡,一百多名大臣伏阙谏诤,一个个跪在皇宫前不达目地决不罢休,要不你打死我,要不你听我的。明朝的大臣的倔脾气果然是出了名的啊,正德皇帝就命令廷杖,一百多人年纪还不小了就这么被觉着屁股是挺难为情的。负责行刑的就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打重还是打轻就看皇帝的意思了,皇帝不留人肯定是没有活口,脚尖向里无活命,脚尖向外手下留情,就这样当场打死11个大臣。

  到了嘉靖继位大臣们继续不甘示弱,确实是有骨气哈

  ,因为嘉靖想立自己的老献王为帝,大臣们再次誓死劝谏,嘉靖下令廷杖当场打死17人,明朝大臣和皇帝争起来是不要命啊。

  万历皇帝掌握朝政的利器

  成化年间出现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就是东厂,东厂其实就是为了平衡锦衣卫而出现的一个较畸形的产物,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大了,人数太过于多了。

  明朝一卫是5600人,但是锦衣卫却有15万至20万人,所以不得不建立东厂来监察锦衣卫,而万历皇帝不上朝的三十年就是通过这种厂卫的这种方式来监察百官,管理朝政。

  万历元年赶首辅高拱回家其中厂卫就是出了力的。

  高拱在隆庆皇帝死的时候曾经口不择言说过一句话叫做“十岁的皇帝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啊”。

  初,穆宗崩,拱于阁中大恸曰:“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这句话就让厂卫报告给了万历小皇帝,小皇帝就让高拱回家去了。且万历充分的利用了锦衣卫不仅是监察百官,他还要知道地方的事情。万历十五年大兴府有一件案子,有几个艺人在街头被知县打了屁股,但是以明朝来说艺人的主管单位是太常寺。太常寺主管朝廷的祭祀礼乐,太常卿是正三品,这个知县是六品,你知县管上级的事情就犯了忌讳,这个县令就被下狱了。

  本来只是小事

  万历皇帝却派了两个锦衣卫去旁听。说明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尽知天下事

  ,不上朝不代表对国家的事物不关心,他通过锦衣卫就可以知道朝中的大臣是如何办案的有没有贪赃枉法,有没有谋反作乱,所以万历皇帝就是这样掌握朝政的。

  锦衣卫在明朝皇帝掌握朝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锦衣卫的存在是明朝皇帝和大臣斗争的缩影,贯穿着整个明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