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军不入关,李自成能否建立起一个大王朝?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自成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毫无野心,只有玩心的李自成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以身殉国,明朝的全国性治结束。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当时被全国大多数人认为是下一个大一朝代,因此各地基本上望风而降。
但是历史总是那么的讽刺,谁也没想到仅仅42天后,新生的大顺政权也垮了!42天,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灭亡,这记录估计也是没谁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一,这一天,是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大明的第三天,刚刚的遗老遗少、前大明帝国的文武大臣、候补官员们总共4000多人,早早就来到了紫禁城午门外,等候朝拜大顺政权新皇帝李自成。
可是他们从早等到晚,那是左等右等,腿都快站折了,还是没有见到新皇帝的面!
那么李自成去了哪里?又去干什么了呢?
原来,李自成这一天和手下的文武大臣一起叫了几十个宫女、戏子们在后宫喝酒、纵情玩乐!
他压根就没记起来他还有要接见朝臣这么回事!在他看来,如今好不容易打进了北京城,自然要放松,享乐一番!
屁股刚坐热龙椅,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之后李自成的军队已发展到百万之众,每天都要消耗很多粮食,军需严重缺乏。为了解决后勤保障不足的问题,李自成颁布了《掠金令》筹饷!
于是乎,整个北京城顿时成了一个烧掳掠、鬼哭狼嚎的人间炼狱!
当时,整个北京城,大顺军的士兵们“人人皆得用刑,处处皆可用刑”!整个大明帝国,上至文臣武将,下至富商平民,纷纷被十几万大顺军士兵抓起来严刑拷打、追索钱财。
而且还明确规定了各个层级的助饷额为#39;#39;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39;#39;!
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更是制作了五千具夹棍,#39;#39;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39;#39;以致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
李自成的“农民军”通过在北京城刮地三尺、严刑勒索,不到一个月时间,共在北京掳掠夺得7000多万两白银。
所以说,崇祯的是一点手段都没,李自成又刚好没有局限性,又刚好,被满清捡了个便宜!
再看看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军队的部署
进入北京后的李自成犯罪团伙,竟然没有从没有考虑过关外满清的存在,潜意识认为明朝与清军的恩怨与自己没关系。
在这个错误思想下,李自成将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虽然对于稳固大顺政权的治起了重要作用。
但却导致了北京一带大顺军队不足以抵御清军入关。同时李自成还继续分散兵力,如说还派袁宗第率右营南下左良玉部,右营可是大顺军攻城野战的五大主力之一。
虽说已经不考虑满清入关的问题,但就这样一个局面,李自成竟然第一时间不是学朱元璋那样,收集前朝户籍、规章制度、各镇图纸,而是先爽一把再说,就这样的局限性,我想就算没满清,也迟早被南明。
李自成对于官绅阶级的态度,起朱元璋,简直更过分
李自成在起兵之初,不知道是装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提出了一个“均田免赋”口号。
但是士兵打仗总不能精神力量吧,饭还是要吃的啊,于是李自成只能对于官绅阶级下手,由此了不少明朝藩王和官员士绅地主。
在占领北京顶替了明朝天下共主位置以后,很明显李自成并没有转型成功,李自成一路进军北京时,沿途官绅地主面对曾经看不起的“闯贼”望风而降,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依然没有厚待这些人,仍旧采取追赃助饷的方式大范围的打击官绅阶级,李自成之举已经把自己和官绅阶级推到了敌对位置,而这就是李自成为何在清军入关以后兵败如山倒的原因。
以李自成对待官绅阶级的态度来看,这位马上的大顺天子,并不会治世。
典型的会搞,却不会收拾烂摊子的主儿。让他打破明朝这个旧世界可以,但是维持新世界的秩序他也做不到。
李自成其实压根不想做皇帝
李自成曾经盘踞西北,流寇性质一直不改,他会一直待在北京当皇帝吗?不会的,他没长那个脑袋。
当年李自成兵都打到北京城下了,还合计像崇祯投降,封他当西北王就算了,给点钱,还帮着打满清。
李自成曾经还说过,给他十个北京换他一个西安他也不换,所以,进北京之后,虽然李自成拷掠官员弄出7000万两白银,但是他并没有消化掉,而是第一时间化成银饼往西安运。
所以就是不败给清军,一旦明朝重整兵马,缓过劲来,李自成还是兵败的下场。
所以,李自成最终只会盘踞在西北地区,最好的结局就是和明分庭抗礼几年,但不会太长,因为内斗太厉害。
最大的硬伤,李自成团队谋士太烂
李自成败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像李自成这样的一伙人,长期生活在乡野或江湖之间,不仅缺乏带兵打仗、从国的经验,而且视野狭隘,不能准确把握全国形势及其走向,但是你如果谦虚点,找几个文化人给自己出出主意,或许就这么成功了。
但是李自成偏不,大明都被我灭了,我天下都无敌了,我要弄文化人干什么?
如果他能像刘邦、朱元璋那样礼贤下士,广泛网罗知识分子,不管后期不,那是后期的事情了。
吸纳具有知灼见,能准确判断全国形势并提出相应对策的高层次知识分子,在制定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时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是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使大顺政权的治稳定下来,阻遏、击败清王朝的进攻,进而一全国的。
可惜,他只是一个基层快递员,李自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