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身边都有贴身侍卫 皇帝为什么不担心侍卫刺自己
你的了解皇帝和贴身侍卫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的国家治者。作为万人敬仰的天子,手握江山社稷,详尽世间荣华,从古至今,让无数人羡煞。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数想得天下的人,皆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然而正坐上了王位的也不足400人。而且就算当上了帝王,还要时刻提防着暗、。
皇帝
当年傅仪就曾在书中记载:耗费物力、财力最大的莫过于吃饭。这是为什么?一方面,天子为彰显皇家气势,每用膳必然是满汉全席,食材肯定是极佳的;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防止贼下。所以说,这其中的每一道佳肴,都需要通过多道复杂的检测,确保无后才能呈到皇帝面前。然而经过重重筛选后的菜肴早已过了火候,味道全失,而且每道菜肴皇帝也都只能尝几口,所以尽管菜肴丰盛、排场极大,但多为浪费。
既然皇帝连用膳都要警惕被人害,那么为何从不担心常出现在自己身旁的侍卫呢?要知道,这个群体非常容易接近天子,倘若他们有侧反之心,想要刺皇帝也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不过在历朝历代中,死于非命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正被侍卫刺而亡的皇帝却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侍卫
自努尔哈赤起,清朝就设立了侍卫制度,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完和巩固。另外,能够担任清帝侍卫的,通常都是从皇室内部人员中选拔而来。所以能做皇帝侍卫的人,对其身份也有极度眼科的要求。
第一,出身不凡,地位高贵
《满文老档》中有记载,清太祖的贴身侍卫可以称其为“父贝勒”。能拥有此项特权的人多为朝中重臣,所以清朝侍卫也几乎是由功臣子弟构成。这些皇室子弟出身本就高贵,对朝廷非常忠心。另外,即使他们只为侍卫之职,但都是三至六品的。由此可见,侍卫在治者心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加上与皇室有着血缘之亲,自然很难出现谋逆或者刺之事。
侍卫
第二,君臣观念根深蒂固
封建王朝,“以帝为尊”这种观念在民众心间落下了深根。而一些出生于贵族的子弟,从小就被灌输很多皇室规矩,他们更懂得维护朝廷命脉的重要性,所以极力保护皇帝才是他们的使命,自然不会去刺君王。如有一回,科尔沁蒙古亲王之子多尔泽,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却在护卫皇帝时饮下过量烈酒,出现了“御前露刃两次”的忤逆之事。简单点说,就是多尔泽曾两次露出锋利的佩刀朝向皇帝,此举按照清律是非常严重的,倘若龙颜大怒,甚至会株连九族。然而皇太极并未追究多尔泽犯的错,反倒授予了他更高的官职。这样的做法,自然能增加侍卫对治者的忠心,甚至不惜以命守护。
侍卫
第三,家族因素
御前侍卫身份尊贵,不是八旗子弟,就是亲王之后。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刺害治者,其实也会让自己和整个家住陷入危机中,甚至遭受灭顶之灾,同时还会被后人所不齿。而这种相互牵制的关系,能让御前侍卫尽忠尽职,全面护卫皇帝的周全。到清中后期,朝廷对御前侍卫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乾隆时期,大名鼎鼎的何坤就曾当过侍卫:“寻授三等侍卫,挑补黏杆处。”。何坤所当的侍卫为五品官员,并非御前侍卫,而文中的黏杆处,则是雍正创立的特务机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