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登基后为什么要定都洛阳?洛阳城有多重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朝时期,具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两座行宫,两都均有李唐太庙和天子行宫,故唐为两都制,不分主次。
洛阳城简介:
洛阳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时称“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为帝王之州、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唐(后期)、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近1000年。
武则天定都洛阳:
因为唐是两都制,洛阳、长安都是都成,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以后,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再说由于唐朝时期国土板块面积的变化,中心也有西安逐渐变化到洛阳,定都洛阳可起到居中而威慑天下的作用。
第一、地理位置重要性
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洛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也成为洛阳适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第二、上的重要性
洛阳在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
武则天做女皇后,把都城迁到洛阳,并长期住在洛阳。我们知道,洛阳在中国历史上曾作过九个朝代的都城,也有人把夏商两个朝代的一些时期也算在内,说作过十一个朝代的都城。九朝古都也好,十一朝古都也好,以洛阳作为都城,有其文化、地理、军事、等诸多因素,具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条件,这是肯定的。正因为有这些好的条件,在唐代建都长安的同时将洛阳作为东都,其地位也是很高的。
唐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央政权官僚班子都要宏大。
这些京官的背后,必然需要足够的粮食,另一方面,长安的繁华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人口的聚集,据相关资料显示,唐朝巅峰时期,长安人口高达百万,堪称世界性的大都市。
但是关中地区的粮食供给根本不足以弥补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缺口,不得不依地区调粮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如此,一旦关中地区遇到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也会发生饥荒的现象,原因是,长安地理位置过于偏西,当时的经济主产区,除了关中之外,就是中原地区,但是想要把粮食调入长安,成本很高。
这么说吧!古时候运粮如果不依水路,成本高得吓人。
隋朝时期,隋炀帝曾修建京杭大运河,各地的粮食可以通过水路运到洛阳,这就是洛阳作为都城的底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治和武则天并不是去洛阳游玩的,而是有着背后的经济意义。唐朝开国的前一百多年,有五十多年皇帝是在洛阳办公,原因就在这里。从这一点来说,武则天最后将武周朝定都在洛阳,也并非不好理解,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关中缺粮只是武则天迁都的表现,正的内核原因,实则是天下形势的变化。
长安建都历史长达1200年,而洛阳建都1500年,都是历史悠久的都城,但是中国进入大一王朝的前半段,关中的地位更突显,战国时期的秦国,楚汉之争的刘邦,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的。
按照当时的地缘情况来看,以“关中+巴蜀”可以完全压制中原,不是说关中地区的体量完爆中原,而是爆发战争的时候关中往往自成一体,中原地区却很难一,大多数是一盘散沙,难以对关中地区形成钳制,如战国七雄混战,关东六国加一起绝对吊打秦国,但是只有少数次数能够打过函谷关,而过了函谷关后,六国就不愿向前了,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但是关中作为压制中原的地理优势,在经历魏晋南北朝后,发生了改变,关中之外,除了中原地区,还有区域都得到了开发,一方面是东吴和东晋在江南的开发,另一方面是游牧民族南下,北方也得到开发。
这样的情况下,关中就镇不住整个中国,而洛阳却成了香饽饽,如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要将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后来隋朝也是定都在洛阳。
只有更大的经济腹地,才能撑起唐朝的高度,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在眼光和见识上,是很多男人都不具备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