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来说究竟是错是对?

  说到孝文帝改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499年三月底,一支行色匆匆的大军正在从汉水往北行军,这支大军全然没有击败强敌之后的喜悦,因为这个时候帅大军的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元宏已然病情恶化,时刻都有可能驾崩。不久,大军行至谷塘原行宫修整,可就在四月初一,孝文帝元宏便因病情再度加重,猝然长逝,年仅三十三岁。

  公元523年,那场动摇了北魏帝国治根基的“六镇”爆发了,在此后的十年间,枭雄尔朱荣、高欢、宇文泰、贺拔岳等人登上了舞台,在这些人的“努力”之下,北魏帝国江河下,于公元534年随着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出逃而走向了灭亡。

  从冯太后、孝文帝主持的“太和改制”到孝武帝元修西迁关中,北魏帝国从走向巅峰到覆亡,期间不过经历了短短三十余年。而那场动摇北魏国本的“六镇”正是“太和改制”的遗留问题,再加上孝文帝在改革之时,全面汉化,为北魏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image.png

  所以,从古至今,史家对孝文帝元宏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促进民族融合,将北魏推上顶峰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使得鲜卑消失在历史上,使北魏帝国的罪魁祸首。

  那么,这位幼年登基,锐意改革的君王,到底是英雄还是罪人呢?“太和改制”究竟是对是错呢?

  笔者认为,不管是对于中华民族还是鲜卑民族,亦或是北魏帝国,孝文帝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非罪人,“太和改制”虽有利有弊,但对于北魏绝对是利大于弊!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对于当时的北魏而言,不改革一定会迅速灭亡,改革还有一线生机,而“太和改制”也确实给了北魏帝国“生机”;对于中华民族和鲜卑民族而言,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极大的缓和了五胡乱华以来尖锐的,鲜卑族虽然消亡了,但是此后的隋唐两朝帝王身上皆流着鲜卑血脉,鲜卑血脉已经与整个中华民族血脉融为一体!

  公元467年十月,拓跋宏(元宏)出生在北魏都城平城紫宫之中,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嫡长子。拓跋宏的降生,象征着献文帝拓跋弘已然长大,北魏帝国的权力从冯太后手中转移到了献文帝手中,但因为冯太后与献文帝之间的互不信任,二人之间权力斗争益激烈。

  公元471年,献文帝以退为进,将皇位禅让给了年仅五岁的拓跋宏,自己借机揽过了北魏的朝政大权。在当时的北魏帝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北方有柔然不断寇边,南边的刘宋也不安分,国内又因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吏治,民不聊生,各地此起彼伏。

image.png

  献文帝掌握朝政之后,虽然对外不断征伐柔然,对内,但是未能改变北魏政局动荡的根本局面,北魏帝国仍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大厦将倾的危局。

  公元476年六月,献文帝拓跋弘暴毙(一说被冯太后),冯太后再度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太和,借孝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开始改革。

  从公元477年开始,到孝文帝亲政的十余年时间里,冯太后屡下诏书,在经济、、军事、风俗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施行了均田制、三长制等影响深远的制度,使得北魏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满二十三岁,在冯太后的教导之下,孝文帝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在几次考量之后,冯太后开始逐渐将权力移交给了孝文帝,并且亲自写下了《劝戒歌》和《皇诰》勉励孝文帝。

  同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下诏辍朝,痛哭失声,并且亲自主持了冯太后葬礼,这也是他第一次违背了祖母的意愿——以国君之礼将冯太后葬于方山永固陵,并且在陵寝不远处为自己修建了寿宫,准备在自己百年之后永远陪伴在冯太后身边。

  随着冯太后的去世,孝文帝正式亲政,开始肩负起了改革的重任。他在祖母为其打下的基础之上,继续重用汉族士人,效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官僚体制,而后又轻徭薄赋,整顿吏治,打着南征之名,迁都洛阳,为“太和改制”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image.png

  在南迁洛阳之后,孝文帝又多次针对鲜卑旧俗进行改革,而后改汉姓、着汉服,开始了全面汉化,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王朝的发展,缓和了尖锐的。

  可是,奈何天不假年,公元499年,三十三岁的孝文帝英年早逝,因为后继者的无能,“太和改制”最终并未继续下去,很多遗留问题被宣武帝治下北魏王朝的“全盛”而掩盖,其中就有“京北六镇”问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