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平之战,其实是韩国借刀的计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平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说起长平之战,人们就会想到有勇无谋的赵括,并且还诞生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赵括本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据说赵括是军事天才,就连自己的父亲赵奢也非其对手。

  但在公元前256年,秦军攻打韩国,将韩国上郡分割包围,上太守冯亭在被秦国进攻时,韩国国君下令,割上郡之地献给秦国,但是冯亭却拒绝执行命令,反而率全郡17座城池投赵国。赵孝成王得知此事,就和他的叔叔平原君赵胜收下上郡,原因是百万赵军攻一年也掠夺不来这么多领土。但赵孝成王没有想到,接了上郡就等于向秦国宣战。

  于是,就有了廉颇带领45万军队抗秦,相持不下,空耗国力,赵王准备换将,秦国人得知,大肆宣传“秦军畏惧马服君赵奢的赵括。”秦王中计,让赵括代替廉颇,40万赵军被白起一夜坑,赵国接着。

  长平之战,表面上是秦国和赵国的战争,但是深究原因,而是韩国的借刀之计,以牺牲赵国来为自己续命32年。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不管战国七雄如何排序,韩国都是第七名

image.png

  在战国时候,韩国有幸位列战国七雄,但是不管战国七雄如何排序,韩国永远都逃不出第七名的命运。

  韩国的先祖原来被封在韩原一代(今陕西韩城市一带),晋国与秦国多次在此地交战,韩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变成了四面受敌的“四战之国”,一不留神就会被两面夹击。韩国饱受祸乱,根本无法安定搞经济建设,也无法发展农业生产,于是公元前645年,韩氏一族为远离战祸,举国东迁。

  由于身处四面受敌的是非之地,韩国放弃了自强自立,形成了见风使舵的生存哲学,不断地以依附大国为生。韩国的外交技能远高于军事技能。在韩国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借力生存的投机思维。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强国环绕之中,在诸侯争霸中,谁控制了韩国谁就可以四面出击攻击人。因此,在诸侯相互攻伐中,合纵连横的时候,第一个都想拉上韩国。随着秦国的不断壮大,秦国霸天下的能力越来越强,韩国也失去了自己的地理优势。

  白起先后攻取韩国,把韩上郡与首都新郑分割包围。韩国上郡突然投降赵国,想让赵国和秦国争个两败俱伤,结果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举国之兵被坑,导致赵国最终先于韩国。

  韩国和赵国交恶的罪魁祸首就是韩国

  秦国本来攻打的是韩国,上郡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但是此时韩国根本不是秦国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韩王决定割地求饶,将上郡割让给秦国,好让秦国退兵,但是上郡太守冯亭却违背韩王命令,突然投降赵国,将秦韩战火引向赵国。

image.png

  这里边有几个疑点

  第一:韩国是的投降赵国,还是想借赵国抵抗秦国

  上郡投降赵国对于韩国来说是丧失国土,投降秦国同样是丧失国土,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投赵国而非秦国,最客观的原因就是假投降,将战火引向邻国赵国,前文说过,韩国是四面受战之国,周围那么多邻国,为何选择投赵国,因为赵国最有实力,最有可能抵御秦国。所以上郡冯亭投赵国就是假投降,想借赵国的庇护,保存自己的地盘。

  第二:这种献城的行为,是上郡太守冯亭的无奈之举还是韩王的密旨

  冯亭率上郡全体投赵国,并且违背韩王的命令,这个看起来是一个不愿卑躬屈膝投强秦的壮举,实际就是韩国君臣二人唱的一出双簧,这样做一箭三雕,既可以麻痹秦移矛盾,又可以诓骗赵国保存实力地盘,还可以为韩王和冯亭二人开脱罪责,赢得民众支持。

image.png

  第三:赵国为何没能识破这是借刀之计?

  上郡太守冯亭投韩国后,韩国朝廷已经有人识破这种计,平阳君赵豹已经给赵王阐明其中利害,进谏拒绝接受上郡,但是由于身份低微,故而没被采纳。

  赵王和平原君赵胜,二人利令智昏,接受了上郡,中了韩国的借刀之计,同时也用事实和秦国宣战,为埋下祸根。

  公元前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期间32年韩国都是坐山观虎斗。韩国的投机钻营,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也是在特殊地理位置下的无奈选择,但是韩国于借力打力的做法,确实不是太光彩,以牺牲赵国为大家,为自己换来32年的国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