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护府作为汉代西域最职,其主要职责在于什么方面?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置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设“都护”,实际上与郡级区划相等。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都护”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
在汉武帝之前,中原王朝和西域诸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联系,相互之间很少来往,甚至连很多国家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作用
汉武帝为了打击气焰嚣张的匈奴,决定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诸同对付匈奴。
最终,在张骞的努力下,打通了汉王朝和西域诸国交往的通道——史称“凿空”。
可见,张骞和西汉王朝为此花费了不少精力。
汉武帝时期,为了有效治理匈奴部落归顺的土地,汉武帝在当地设立了四个郡,分别是——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
汉武帝晚年,为了保护在河西走廊四郡的屯田士卒,以及过往使者和客商,汉王朝在敦煌以西派驻校尉,开始向西域诸国进行拓展。
到了汉武帝的,汉宣帝时期,汉王朝开始派管理人员和军队,进驻楼兰国以西地区,对附近的几个小国进行整治和军事上的保护。
当然,汉王朝和西域诸国的外交使者、过往商客,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当初,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和返回西汉长安时,所行走的路线不同,大致可分为北线和南线两支道路,期间所经历的国家也不同。
而此时,汉王朝的势力却只能保护南线的丝绸之路,对北线的丝绸之路,还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其后,匈奴部落益衰落,并最终大部归顺汉王朝。
至此,匈奴在西域诸国的影响彻底消退,西汉王朝控制住了西域大部分的国家。
而丝绸之路的北线,作为汉王朝联系西域诸国的重要通道,也完全进入了汉王朝的势力范围。
于是,神爵三年,汉宣帝命令当时驻守在西域、负责管理西域诸国的郑吉,把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全都管理和保护起来。
自此,郑吉有了一个不成文的官职——西域都护。
而郑吉所在的管理机构,也就被称为西域都护府。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西域都护府,是保护西域诸国的一个地区组织,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情况下,负责调解各方矛盾,发展各国和汉王朝的整治和经济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汉王朝和西域诸国的友好关系。
意义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中央政权在这里开始行使。西汉在西域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命官员,派兵驻守并屯田,计当地户口,推行汉朝的政令等等,都是国家行使的重要内容,它由此奠定此后历代中央政权管理西域的基础。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造就了在中央的一管理之下,西域各地相互交流的益增多,增进了西域诸城邦国、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同时也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西域各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西域局势发生动荡,但西域一些小国仍派人至中原,请求中央派遣西域都护,反映了西域诸国对中央政权的信赖与对中央政权的忠诚。甚至在东汉灭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很多城邦国仍保留着汉朝颁发的印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