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李昂有明君之志,在位期间有何成就?
历史上有很多有明君的潜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傀儡,如说汉献帝刘协,其实也是挺有能力的一个人,再如东魏的元见,也是文武双全,但是都被权臣左右,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中晚期的皇帝,难得有明君,并不是当皇帝的不行,而是当时的宦官、外戚、权臣相互征伐,导致朝廷一片混乱,皇帝都浮萍,大多被这些人左右,唐文宗李昂就是其中一个,本来李昂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
皇位上做的是他的大哥,但是他的大哥唐敬宗仅仅在位两年就被宦官刘克明等死,之后年仅十八岁的唐文宗被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人拥立即位。因为唐文宗是宦官所立,所以在唐文宗即位后手中的权力都被宦官掌握。
李昂在位时期,朝廷官员政剧烈,当时著名的“牛李争”,牛和李互相攻击,很多清廉有能力的人都成为了争的牺牲品,再加上朝廷官员的频繁调动,导致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都掌握在宦官手中。
大臣们都忙着互相攻击,这一个之后还要让自己的人上位,官员上位需要皇帝盖章,皇帝都是立的,自然大权就在宦官手中。在加上朝臣都忙着互相攻击,没人管皇帝的死活,皇帝死一个在立一个就是了,光唐宪宗就十几个,这都到孙子辈了,所以皇位上坐的是谁跟这些官员无关。
就这样唐文宗意识到,如果自己想要获得政权,最大的敌人就是宦官,只有除去了宦官就能掌握权力。但是当时的禁军都是掌握在宦官的手中,皇帝手中并没有兵马,于是唐文宗就找到了三个帮手,这三个帮手分别是宰相宋申锡、郑注和李训。
首先唐文宗找到的是宋申锡,因为他是当时的宰相,但是由于两个人的密谋不注意,被宦官王守澄听到,于是宦官就诬陷宋申锡要谋逆,这一个拙劣的诬陷,唐文宗竟然相信了,并且还弄死了宋申锡,从这件事可见唐文宗的逻辑并不是很好,并不能辨别是非。
在宋申锡之后唐文宗又找到了郑注和李训,这两位都是出身寒门,是唐文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对唐文宗忠心耿耿,这两位也没有让唐文宗失望,首先郑注给唐文宗出谋划策说首先利用宦官的内斗,让他们狗咬狗,这个计策很好,直接消灭了当时的大宦官王守澄。
本来了王守澄之后,形势一片大好,唐文宗决定在宦官为王守澄送葬之时,让郑注率领五百精兵一举尽实权的宦官,但是这个时候内部除了矛盾,李训为了争功,趁着当时郑注外出去带兵之时,说服唐文宗改变原有计划,就这样这个计划就搁浅了,也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伏笔,这件事可见唐文宗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很容易就改变想法。
太和九年的时候,在李训等人的商议下,终于商量一个好主意出来,那就是以天降祥瑞的名义召集这些宦官来观看,然后一举消灭,这个祥瑞就是甘露。这个事件也就是因为甘露被叫做“甘露之变”。
叫宦官们来看祥瑞,肯定都很乐意,于是大宦官们就都乐呵呵的来了,但是这个时候又出了状况,金吾大将军韩约这个人是个庸才,他看见这些宦官们的时候,有点惊慌失措,一下子就让宦官们看出了端倪,于是计划失败。从这件事上看出唐文宗不能用人,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这么个玩意。
之后甘露之变失败,郑注、李训、韩约这些人都被诛,唐文宗也就此被软禁在宫中,宦官的权力更大,唐文宗更是那这些宦官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郁郁不得志,最后又过了几年,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从唐文宗的表现上来看,唐文宗其实是想做一个明君,但是他的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根本就不能够担当这样的胜任,识人不明,用人不明,并且为人没有主见,导致最后甘露之变功亏一篑。但是唐文宗的文学还是可以肯定的,大权都被宦官掌握,他也就只能舞文弄墨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