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晋国当初一个联盟 两国最后为什么会走向对抗
对秦国和晋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和历史典故,意思是春秋时期,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春秋时期,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国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因此,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一度形成了结盟的关系。特别是在晋文公和楚国争霸的时候,秦穆公所在的秦国更是全力支持晋国,成为晋国称霸中原的重要盟友。但是,在晋文公去世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逐渐恶化,乃至于最终走向了对抗。那么,问题来了,在春秋时期,到底发生了事情,导致秦国和晋国从结盟走向了对抗?
一
首先,崤之战成为秦国和晋国正式走向决的重要标志。在这场战役之后,晋秦联盟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先后去世。在此背景下,秦国于公元前627年派遣大军潜越晋国桃林、崤函,远程奔袭郑国国都。郑国是晋国的盟友,秦国偷袭郑国的意图和行为,意味着前者决定和晋国决。不过,因为秦军途中遇到郑国商人弦高犒师,以为郑国已有防备,遂灭晋国边邑小国滑(今河南偃师南)撤军。对于秦军的这一行为,晋国上下是较愤怒的,也即前者招呼也没打一声就把自己旁边的小国给消灭了,这让后者有失颜面。
于是,晋国大臣先轸等认为,秦国系晋争霸中原之潜在敌人,双方战争在所难免。为了挫败秦国东进中原之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国决定对秦国进行报复行动,从而发动了崤之战。根据《春秋》、《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晋军联合姜戎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史称“崤之战”。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崤之战的爆发,促使秦国和晋国之间的结盟关系荡然无存,自崤之战后,两国展开了多次直接的较量。而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秦国也由一开始的支持晋国转变为联合楚国了。
二
针对秦国和晋国从结盟走向对抗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希望图谋中原,而晋国在称霸中原之后,自然不愿意秦国来和自己平分霸权,所以双方的冲突可谓在所难免了。对于秦国来说,秦穆公曾经以“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韩非子·十过》)护送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秦穆公之所以支持公子重耳即位,不仅是因为之好所结下的友谊,更是因为扶持晋文公即位,以此换取后者支持自己图谋中原的回报。
但是,晋文公经多识广,才智出众,争霸雄心较秦穆公有过之而无不及。换而言之,一山不容二虎,晋文公既然要和楚国一决雌雄,自然也不会正奉秦穆公为中原霸主。当然,作为春秋时期非常有手段的君主,晋文公又尽力维持晋秦联盟,采取措施使秦不仅不成为晋争霸中原之阻力,且使其成为助力。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晋文公的韬略,促使秦穆公继续支持晋国称霸。如为了巩固联盟,晋国出兵支持秦国攻取楚国附庸鄀国,使秦穆公认为晋国拥护秦国争霸,而实意图则在诱导秦国向南进攻楚国,以利于晋国在中原与楚国争霸。不过,尽管晋文公手段高超,但是,秦穆公也不是平庸一辈,时间一长,秦穆公就发现支持晋国称霸,实在是一件对晋国有利,却对秦国无利的事情。
如当周王室出现内乱的时候,周天子向秦国和晋国求援,结果晋文公坚决拒绝秦军参与勤王,高举尊王旗帜自出兵平定了王子带之乱。在春秋时期,勤王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当年秦襄公就是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所以正式被东周封为诸侯。但是,晋国直接阻止了秦穆公勤王的行动,这让后者越来越不满了。
四
最后,从战略格局上来看,晋国正好处在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上,也即秦国想要东进中原的话,晋国就是一只拦路虎。晋国越来越强大的话,不仅会吸收中原之地的人才,也会让秦国和中原之地越来越疏离,这一情况甚至持续到了战国初期,当时率先崛起的魏国,如同当年的晋国一样压制了秦国,直到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得以实现东进中原的夙愿。
此外,崤之战后,公元前626年,秦国立即将其先前在秦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国结好,共同对抗晋国。对于秦穆公这位君主,及时对外调整了策略,选择联合楚国来对抗晋国。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不过,秦国即便联合了楚国,依然没能在春秋时期改变晋国称霸中原的格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