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烟中,林则徐是如何销毁的?

  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那么整个销烟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又是怎样的呢?

  1839年1月,林则徐抵达广东。履任之后,他就像当年治理黄河那样,一条条对照禁烟令,哪个疑点都不放过,并且谁的人情也不给。这位钦差大臣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将在世界禁史上所留下的份量,他只知道国家需要他守护。这个大患不除,国家就难以看到明天,所以他决不会轻言放弃。

  林则徐致信洋商,要求贩子们必须在三天内将入境的全部交出,撂下的话是:“若一未绝,本大臣一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广东不是第一次禁烟,过去也曾是查获最多的一省,但作为的源头和最大集散地,这里的贸易一直都没有消停过,而且眼看着是越查越多。其中一个弊病就是洋商会拿银子去衙门开路,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禁烟渐渐地变成了扯瞎话。林则徐突然来这么一手,使得秸杆堆里的“工程”再也无处遁形,贩子们更是遭了老罪,一个个惶惶不可终。

  商人重利,怕归怕,这些人还抱着侥幸心理,在磨磨蹭蹭地察看风向。

  看来你们是在质疑我的能力和决心啊,林则徐随即下令封锁驻广州的英国商馆,同时缉拿其中最大的贩子。林则徐的雷厉风行,让正在门的义律坐不住了。义律的身份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他要做的就是保护在华英商的利益,见英商们已成困兽,赶紧从门赶到广州。义律的现身,不仅没有帮助洋商们脱离苦海,反而把他自己也陷了进去。林则徐将义律也一道困在了商馆里:“你们不缴,就别想出来!”

image.png

  商馆的吃喝被全部断绝,到了第三天,洋商们再也打熬不住,终于同意上缴。

  林则徐将收缴到的集中于广东,亲自进行点验,以防洋人偷梁换柱。检验的结果是,两万余箱都是货,钦差大臣的认和坚持换来了报偿。

  确认无误后,林则徐奏请派人解送进京,道光皇帝的答复是在海滨就地销毁。

  1839年6月3,开始了著名的销烟。

  如何销毁在当时就是个技术难题。最简单是用火烧,弊病是烧不完的渣会渗进泥土,那些“瘾君子”见到渣子都会两眼放光,难保他们不会挖地三尺,把这些再给刨出来。林则徐在采用的是用水泡。事先在海边凿一大池子,投以石灰,使得以完全溶入池子的海水里,然后趁退潮时往大海里冲,一冲了之,一了百了。

image.png

  你再有瘾,就到海里面去吸吧。

  伴着石灰的沸沸扬扬,销烟持续了四十多天。在蓝色的天空下,一箱又一箱化为乌有,围观的人们心在跳动,他们有理由相信,过了今夜就不会再有噩梦。

  那时没有谁能想到,噩梦其实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