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下葬后工匠会是什么下场 他们又是如何摆脱灭口的

  对古时候皇陵工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不少盗墓类的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某个皇陵工匠在皇帝下葬后,为防止被灭口,通过自己遗留下的密道、暗门从墓室逃脱。

  这类故事虽然只是小说家的杜撰,但在古时候的确有治者为了防止皇陵机密外泄继而灭口的情况,如《史记》就记载过,在秦始皇下葬后,秦二世将参与修建始皇陵的工匠封堵在墓室中任其自生自灭。

  那么问题来了,古时候的工匠们又是如何摆脱灭口命运,从皇陵中逃走的呢?

image.png

  先来说一说经常被盗墓小说传得神乎其神的“自来石”。不少小说中把明清时期用于封堵地宫入口的“自来石”当作工匠们偷偷发明的机关,专门用来掩人耳目、假死脱身。

  什么是自来石呢?它其实是一块放置在大门后头的长条石板,在关闭大门后,工匠从大门上预留的小孔将自来石缓缓勾倒。这样一来,不需要留人从内部锁住大门,自来石配合地宫入口处地面的凹槽和大门上的门闩,就能构成一个稳定的自锁结构。

  有人认为,工匠们发明这种机关,就可以假装困死地宫,再借机脱身。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问题的。“自来石”虽然神奇,但并不神秘,这种机关结构本来就记载于皇家的密册当中。

  如在建国初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发掘定陵时,就碰到过自来石这种机关,最后就是专家们根据皇家文献的记载,制造出了一把专门用来推动自来石的拐钉钥匙,才成功进入定陵内部的。

  可见,对于皇室而言,自来石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工匠们私传的秘密。

image.png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工匠们都难逃被治者灭口的命运,有时候这些故事是被人们故意夸大和夸张了,如最常被提及的那场与秦二世有关的灭口。

  《史记》中记载,在秦始皇下葬后,有人给秦二世胡亥建议说,这些工匠对于皇陵内部的机关结构知之甚深,如果任由他们离开,这些秘密就会被泄露出来,于是胡亥“尽闭工匠者,无复出者”。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史记》并没有讲清楚这些人究竟有多少,很多人以为既然是“尽闭”,那就是所有工匠都被关在了里面。

  可实际上,当时负责修造阿房宫和骊山皇陵的加起来有七十余万人,就算负责修造皇陵的只占三分之一,那也有二十多万工匠。再排除在修造过程中去世的,剩下的人数恐怕不少于十万。

  别说十万工匠,就是十万只羊,聚在一起闹出来的阵仗也绝对不小。这样数量级的一群人被关到地宫中,那结果可想而知,花费将近四十年时间修建的秦始皇陵,恐怕就要被这群绝望的工匠们殆尽了。

  所以,秦二世坑害皇陵工匠不假,但人数绝对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毕竟秦始皇陵是一项大工程,除了最内部的地宫外,还有内城、外城以及外城以外的陵园部分。大多数人负责的应该是并不涉及机密的外部工程,正被灭口的只涉及参与皇陵地宫修建的工匠们。

  其实从另一条史料来看,我们也能发现大多数工匠们并没有死于灭口。在秦始皇陵完工前,陈胜、吴广就已经爆发,为了抵挡已经抵达皇陵周围的军,负责监工工作的少府令章邯,就曾经率领修陵大军反击军。

  这点也能证明,修造骊山皇陵的工匠们并非是被胡亥所,只不过虽然他们并没有死于地宫,但其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成为秦末战争中的牺牲品,下场也并不算好。

image.png

  除了秦二世外,另一个曾经对工匠们痛下手的人则是慈禧太后。

  这位掌权期间奢靡无度的晚清太后,为了死后的富贵,不顾清廷当时经费紧张的窘境大肆敛财,并用这笔财富再次翻修自己的陵寝。为了防止工匠们泄露自己陵寝的信息,在临死前她特意下令要将负责给她修地宫的八十一名工匠灭口。

  不过,在这八十一人中,有一个名叫姜石的人在干活的时候被落石砸晕,人以为他死了就把他丢在了乱葬岗,结果因祸得福,侥幸捡回一条命。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后来东陵大盗孙殿英为了找到地宫入口,还专门找到了这个姜石认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也算是为了他那八十名枉死的同行报仇了吧。

  需要注意的是,安葬慈禧的定东陵修建加翻修用去了数十年时间,规模极为庞大,因而这被的八十名工匠,恐怕只是最了解皇陵核心结构的人员。

  从秦始皇陵和定东陵的情况来看,虽然治者在事成后灭口的情况的确有,但大多数情况下,皇家也不会对所有人痛下手。尤其是像前面关于秦二世的传说中那样,对上万人进行灭口根本不现实也不可能。

image.png

  人口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时候,是极为珍贵的财富,一下子弄死几万人,那就是“崽卖田不心疼”。更何况,如果给皇帝修皇陵都是这样的下场,那哪里还有人敢去给他们修建皇陵呢?

  因此,更加合理的推断是,即使皇帝们的因为担忧陵墓安全问题想要灭口,也只会像慈禧那样,处死最了解地宫结构的关键人物。

  总的来说,虽然并非所有的工匠都会被治者灭口,但工匠们到底能不能顺利脱身,大多数情况下还的不取决于他们自己。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