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如何让天下人归心的?背后隐着什么残之事?
周公,姬姓名旦,西周开国功臣,是一位杰出的家、军事家、思想家,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为什么小编一起看看吧。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语出自曹的四言诗《短歌行》,曹引周公自,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思,希望天下有贤之士都来投奔自己,以成就霸业。官渡之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曹激动得都顾不上穿鞋而出帐迎接,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周公吐哺”的典故最早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周武王伐商灭纣后,不到两年后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新兴的西周政权,以及年幼的长子姬诵,在周公、太公、召公等众臣的拥戴下,姬诵继承了周武王的王位,即历史上的周成王。
此时西周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激流暗涌,很多的商朝遗民或明里或暗里反抗新政权,何况商纣王的武庚还在商朝的殷地,随时都可以振臂一呼,说不定就会出现从者如云的现象。
而周武王长子姬诵尚年幼,无法亲自治理国家,更不能控制复杂的局势,为了西周的基业着想,周公出面代替成王摄政,处理国家事务。
周公殚精竭虑地治理周朝,他担心错过世间的贤者,即便是在沐浴之际,有人来访,他都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及时出来接待;即使是吃一顿饭,有人来访,他也会多次吐出嘴里来不及咽下的饭菜,而急不可待地去接见到访的贤者,这便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由来。
但是,仅仅依“一饭三吐哺”,的能让天下人归心吗?
我们今天提到的周公,那几乎是最完美的化身,是圣人中的圣人,是儒家先祖孔子毕生所推崇与尊敬的人物,“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宣扬了几千年。但是,事实往往是残酷的,周公吐哺的背后又有着很大的血腥与决绝。
周公摄政之初,周朝治集团内部一片哗然,因为,周文王第三子管叔姬鲜(与周公同母)、第五子蔡叔姬度(与周公同母)此时还在殷地,负责监视着商朝遗民及纣王之子武庚。周公成为周王室的摄政王,而他们却还在小小的殷地受苦,这让他们很想不开。
那时周公还没开始“制礼作乐”,也就是说还没有确立父王去世,由嫡长子继位的制度,那时还是传的氏族部落里的“兄终弟及”制,即使是当摄政王,也应该是由武王的三弟管叔来当,而不是由四弟周公来当。
从这一点来看,周公无疑是利用了身在朝中之便,让武王长子继位为王,而自己当摄政王,把持了朝政,而远在他国的诸兄弟们只能接受这场周王室内部的权力更替。
在管叔他们看来,周公的行为属于篡位,自然不服,所以,他们作为地方诸侯,开始散布流言,说周公现在是摄政,而最终目的是要篡位。并且,管叔和蔡叔勾结武王的另外一个弟弟霍叔,同时还挟持挑唆武庚等商朝遗民进行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也叫做“三监之乱”。
此时,外有管叔、蔡叔等诸侯的叛乱,内有召公(武王另一位弟弟)等权臣的猜忌,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周公与召公进行了耐心的交流,打消了周王室内部的猜忌之后,飞速昭告天下,自己出兵准备平息管叔蔡叔的叛乱,历史上称此次出征为“周公”。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39年),周公以周成王的名义管蔡之乱。不久,周公便平定叛乱,诛管叔和武庚(一说武庚逃走),将蔡叔生擒后流放。之后,霍叔投降,被周公降为庶民。第一阶段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当时,周朝并没有牢牢控制住东方和东南方,东南的“九夷”部落也趁机发动了叛乱。“九夷”位于淮河下游,河道如蛛网,周军的大队人马到来后,水土不服,行动不便,起初很不利,在经过了旷持久的交战后,周公才平定了“九夷”之乱。
接着,周公又指挥周军乘胜北上,进攻奄国,奄国跟随武庚叛乱,是东方势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周军相继攻占了奄国的西面和南面的邻国后,直逼奄国的都城(今山东曲阜一带),最后奄国投降。随后,附近的小诸侯国们也纷纷投降周朝。
周公经历了近三年的艰苦而惨烈的激战,当年周武王尽管一举灭商,实际上仅仅是灭掉了商王朝的核心——殷地势力后,周武王就回到了西岐,因此,周朝并未彻底控制商朝的领土。
经过周公的三年,周朝不再是一个西方的“小邦国”,周公完成一天下的大业,周朝也正式成为一个泱泱大国。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背后的残酷你了解了吗?总结起来不过是:周公摄政,其同母三兄管叔、五弟蔡叔表示不服,周公毫不犹豫地出兵将三兄击,五弟流放,并趁机将周围的地盘纳入周朝管辖,王室内部的手足相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上演过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