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托孤时说ldquo;君可自取rdquo;到底是什么意思?
公元223年4月,春天的气息已经沾染了整个国土,刘备的住所永安宫内有些许的春意,可是身为住所主人的刘备却并没有被这春意所感染。
诸葛亮、李严奉命带着太子刘禅,来到这有些阴冷的永安宫,一同前来的,还有刘备的次子刘永。刘备面色憔悴,深深地知道自己时不多了,于是有了托孤的想法。
他在病床前告诉诸葛亮:“若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身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则君可自取。”如果才能曹丕要高很多,并能安定国家,如果孩子刘禅能够有被辅佐的天分,请先生您好好辅佐他,如果不能,请您取而代之。
然后刘备憋着最后一口气告诉他的孩子们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先生,然后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关于遗嘱的两个观点争议
刘备这位枭雄,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诸葛先生,而关于他托孤的遗嘱,经过后人的品阅研究,出现这样两个观点。
第一种是如果刘禅自己没有才能领导天下,就连诸葛亮的辅佐也不能让他成功,那诸葛亮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而第二种观点则是,如果刘禅不值得被辅佐,那么可以选择他另外的进行辅助,这个天下依旧是刘家的天下。
相信大家看到刘备托孤的遗言,那一句“则君可自取”就会默认为第一种观点是对的,如果刘禅的不堪重任,那么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可以让蜀国江山发展得很好,刘备又是一个仁慈良的君主形象,他完全有理由将天下托付给诸葛亮。
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又有哪个君王是正的仁慈良?正仁慈良的人是坐不上君王这个位置的,因为他们要面临的是血腥残以及生命的各种考验。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成长起来的刘备,的会有人以为他是一个天良的“傻白甜”吗?
我们再来看刘备在临终前托孤这一番遗言所代表的正目的,他是想要给两位强调诸葛孔明的地位,把诸葛孔明捧得高一点,让孩子们意识到他的可堪重用,不去信那些邪小人。
从古文角度分析刘备托孤所代表的观点
刘备在托孤时说了那句“君可自取”就让他的遗嘱有了最大的不可理解之处,的确有人默认为是您可以自己取而带之,但是在古文翻译里却不止这一个意思。
首先对于“自取”的翻译,自取不一定是自己取而代之,也有可能是自己从其它的孩子中选一个。刘备不止刘禅这一个孩子,只是刘禅他占了长,在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古时候,刘备的思想难免受到局限,不看孩子才能只看他的身份最后定下继承人,所以刘备也不知道这个孩子能否堪当重用。
或许刘备当时的意思是,蜀国的江山得之不易,都是着大家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得来的,不能因为一个不堪重用的君王而完全沦丧掉。如果刘禅他自己太过愚钝,才能不够,连先生你也无法辅佐他,那就请您在我其它的里面选举一个能够堪当重任的孩子来继承这江山吧。
其次,对于刘备托孤的遗嘱也有可能需要换个思路,我们都把问题集中于“君可自取”这四个字,但是如果他的自取对象根本不是诸葛亮或中的一员呢?那么重点就到了第一句“若才曹丕十倍,必能安国,终身大事”。
仔细想想,刘备和诸葛孔明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上级和下级,当然更超越了上级和下级,毕竟刘备在去世时需要诚恳地请求诸葛孔明去带一带自己的孩子。就有点像现在的合同,一个是托人,一个是被托人。而他们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干掉曹丕,让国家一安定。
所以“君可自取”或许取的是曹丕的性命,诸葛孔明有才华,曹丕也很有才华,诸葛孔明能干掉曹丕自己取而代之,成为大蜀国的智囊团,又干掉了对立的政权,这是刘备的终极目标。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如果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刘备实在是一个太过残阴险的人。如果诸葛孔明最后干掉了曹丕,蜀国就会一,但是诸葛亮也会功高盖主终有一天成为后人们的肉中钉眼中刺,最后被除之而后快。
小小感悟
不知道刘备的内心是一个怎样的想法,毕竟人已经正去了。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刘备绝不是想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让刘家的江山改名换姓,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这种想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作为一个君王,刘备是合格的,他足够的残酷无情,很像现在压榨员工们的资本家,但是如果把刘备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绝对是不合格的。
如果我们再天地想一想,或许刘备当时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单纯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器,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地教导他们,希望江山永固。再或者他当时已经病得糊涂了,说不定根本没有仔细思考这些事情,只是凭着他最后的潜意识做出决定,只是想让孩子上位,让诸葛亮用心辅佐。
不管如何,刘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自己打下的江山考虑,也在为自己的儿女们心,是一个领导者的悲哀,也是身为人父一生的辛劳。
不知道刘备在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里过得开不开心?毕竟他的一生是有重量的,是充满了责任的,不可以随便逃脱。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