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武将头盔为什么有长长的枪尖 这种头盔到底有什么作用

  对古时候武将头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武将头盔都有枪尖,它究竟有何作用?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战争是时常无可避免地发生着。因为,人类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场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故事。

image.png

  但是,无论是在古时候战争中以冷兵器互博,还是在近代战争中以奋战,战争中武器都始终占着重要的地位。

  现代的战争武器大家应该都有所知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时候武器的那些事。

  古时候大军奇特的头盔

  在我中华分分合合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一个朝代的兴衰,往往伴随着一场战争的开始与结束。

  王翰曾在《凉州词》里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句词体现了在古时候的战场上,将士们手持兵器互相搏斗是非常凶险的,稍有不慎就无法衣锦还乡。

  而盔甲是一个古时候将士必不可少的东西,关键时候更是生命的保障。

  因为,盔甲在古时候战争中对于将士的重要性,所以在古时候的法规层面对盔甲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法规层面上的要求,不止是治者为了巩固治的需要,更是为了保障将士们的生命安全。

  其中将士的头部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将士的身体受伤尚且可以硬撑,若是头部受伤,则可能直接丧失了战斗能力。

  所以说,如何设计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将士的头部安全,提高战场上 将士的存活率,是关乎到战争是否胜利的重中之重。

  但当我们细心地观察古时候的盔甲后,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奇怪的地方。

  将士的头盔常常是头顶着枪尖,这个锐利的枪尖的设计非常有趣。可这样锐利的枪尖。在战争中又有着什么作用呢?

  这种枪尖的学名叫盔枪,关于它的作用有着多种的说法

  盔枪战斗时的作用

image.png

  第一种说法就是当备用兵器来使用。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倘若将士自己的兵器被对方夺走或者被毁坏。

  这个时候盔枪就可以派上用场,可以作为战斗工具,让将士有继续战斗的能力。

  就有人提出说,倘若是将士的枪头受损不可再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盔枪直接安上去。这种做法对战争无疑是有利的。

  这种说法也并非毫无道理,近代的刺刀就与之有着相同的作用。同样都可以作为备用的战斗工具。

  第二种说法就是作为一种保护措施。若是对手挥舞着大锤,这种重武器攻击头部,这时候枪尖就起到抵挡作用。

  还不止与此,如若行军途中遇到敌军落石的埋伏,盔枪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是抵挡落石的一个好方法。

  这样的说法主要体现了盔甲的保护作用。盔枪也确确实实地对头部攻击有着抵挡作用,可以做到切实地保护将士的安全。

  第三种说法就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古时候的战争动辄上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战场会变得特别混乱。

image.png

  这个时候不同颜色的盔枪,就可以传递信息,方便主帅分析战况、指挥大军,有利于安排战斗的计策。

  平时盔枪起到的作用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说盔枪在战斗中起到的作用。但有人认为,盔枪在平时也有着作用,并提出了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盔枪起到了装饰作用。

  明代大文学家于谦的文集,就有提及当时明军的盔甲装扮。

  文集中写道:“今军盔前檐合垂齐眉,后檐合垂齐项,左右加掩耳甲,领髙护喉,颈面带神脸,以铜为之,青赤二色以壮军威”。

  根据于谦在文集中所写,表明着盔枪有着到装饰作用,更有鼓舞士气、壮大军威的效果。

  第二种说法认为盔枪代表着地位。

  若是仔细查看盔枪的话,我们会发现盔枪其实是有着细小的差别。枪尖越说华丽,盔枪越长,往往代表着佩戴者身份尊贵。

  就如历史上的大清帝国才华横溢的乾隆皇帝,他遗留下的盔甲上,盔枪的华丽程度,以及盔枪的长度,一度创下了历史之最。

image.png

  但这么华丽又细长的盔枪,在战场上反而可能帮倒忙。所以乾隆皇帝一般不用于战场上,而是出席阅兵式或与大军有关的重大场合使用。

  第三种说法认为可以用做炊具支架。

  在古时候行军打仗的路途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暂无炊具可用。将士们就可以用头顶的盔枪,泥土中作为支架,并以头盔为锅烧火做饭。

  可是这说法一经提出,就有相当多的人质疑,表示这种做法不可能。

  因为古时候行军打仗,环境恶劣,将士的头盔难免沾染污垢。这样的头盔当锅做饭,显得并不卫生。

image.png

  再者古时候大军,可能行军会经过沙地或湿地这种环境,那时候盔枪想稳稳地这种疏散的地面,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有些时候,事情是不能以常理来判断的。

  即使是科技先进的现代,仍有出现士兵以钢盔为锅做饭的案例,这表明古时候将士以头盔为锅做饭,也并非不可能。

  头盔不干净,可将头盔洗干净。盔枪过短,可多用几个盔枪在底下支持。如此仔细一想,如果情况的非常紧急,盔枪也确实能用作支架来起锅做饭的。

  其实不仅在中国,就连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的盔枪也是个了不起的存在。

image.png

  明末时期的明荷海战中,画家兼雇佣兵的赫伯特,在自己的《瓜哇、锡兰旅行记》的回忆中提到了当时与明军战斗的猛烈的战况。

  《瓜哇、锡兰旅行记》中这样描述明军,“中国人浑身铁甲披挂,头戴钢盔,以保护头部和脖子,只露出眼睛,钢盔上有一个钢铁尖头,用来刺敌人。”

  赫伯特所描述的,实际是说当时由郑氏所组建的铁人军,他们的钢铁甲胄,可以防备大多数冷兵器的劈砍和火器的攻击。

  然而到了现在,冷兵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

image.png

  盔枪的产生是为了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更好地保护将士们的性命,赢得胜利。

  虽然到了现如今已无用武之地,但当我们在行走于历史长河边上,探求战争的发展史的时候,依旧叹服于古人们对盔枪的这一奇妙设计。

  参考文献:

  《凉州词》、《瓜哇、锡兰旅行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