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作为曹的谋士,为什么会被害?
杨修,字德祖,东汉时期文学家,东汉名士杨彪之子,曾担任丞相府曹的主簿,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杨彪与曹既然产生了矛盾与冲突,杨修也成了曹重点提防的对象,在曹的猜忌之下,杨修最终被曹害。另一方面,对于杨修由于涉及到曹丕、曹植立嗣之争而被这一观点,本文认为是不完全准确的,杨修其实并未参与曹氏的“立嗣之争”。
一、杨修的家世背景与行为
1.名门望族
在朝中德高望重的杨彪与企图篡权自立的曹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曹晚年的多疑好猜忌之性情,才使得杨彪之子杨修最终被曹忌惮而害。
彼时曹虽然想治杨彪的罪,却难以违抗众人之心,只得释放了杨彪,并继续给予其官职——“太常”,以略微掩饰自己的异心,“四年,复拜太常。”然而,曹又在建安十年罢免了杨彪的太常之职,可见这一从建安元年都许后开始的历经九年的积怨依然没让曹忘记。东汉开国时曾分封很多功臣,后来邓太后与汉顺帝等人多次为失去爵土的功臣后裔续封。而建安十一年时,曹正式剥夺了这些勋贵的封爵,表明汉朝之恩泽不再有效,已经自身难保、岌岌可危。“汉将终”是一个准确的描述。
杨彪志节高尚,而且也不容于曹,因此他称疾闭门不出,不与时人同流合污。杨彪与曹关系如此紧张,但杨修一开始却得到曹任用,为“丞相仓曹属主簿”。可以看作是机要秘书,说明曹还存有拉拢杨彪一门的心态。但是最终杨修的命运却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清人赵翼所说“(杨修)以厚于陈思王而之。”在本文看来是不甚全面的;而张光顺《杨修死因之我见》一文认为,杨修被是因为其性格和参与魏世子争嗣一事,本文认为这两个原因也值得商讨。下面就从史料中记载的杨修履历开始分析。建安中,曹便任用杨修为丞相府主簿,“总知内外”之事,杨修理事“事皆称意。”说明其具有才能。
不过“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这一句在本文看来是最关键的信息,杨修如此受朝野上下的拥捧,无疑与杨修的家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杨修的五世祖杨震以经传家不綴。自杨震起到杨修之父杨彪,弘农杨氏四世太尉,门生故吏遍天下,为时人敬仰尊重。
2.辅佐曹植
《后汉书》专门点出,“自(杨)震至(杨)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杨修是否由于涉及到曹丕与曹植的“立嗣之争”、作为曹植的羽而被?本文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杨修虽然厚于曹植,但他并非如同自小随性旷达的曹植那样“恃才放浪”,弘农杨氏世代习经学、重礼仪,而杨彪在朝中处境如此敏感,他对杨修必然加以严格约束和教导;从现实层面来考虑,杨修也没有可以像曹植那样不拘细行和任性而为的权威家世作为资本,杨修还曾对于曹植给自己的书信中所表达的雄心壮志之言加以劝告,他回书曹植:“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未之思也。”
表明了他对于儒家圣贤的尊敬态度,可见其为人不卑不亢,且与其父杨彪一样言行端正。但是,曹晚年变得非常多疑,在他从魏公升级为魏王、距离皇帝之位仅一步之遥的关键节点,他看到了杨修和其父杨彪的声望与地位,产生了怀疑之心。而杨彪从建安元年开始一直是曹篡权之路上的一大阻力,曹虽然想加罪于他但杨彪实在太过德高望重,加上多年闭门不出恪守本分,曹已经无故拘捕过杨彪,不敢再旧事重提。
因此杨修就成了曹忌惮和打击的对象。后世对于杨修的一般印象,如恃才放旷,口无遮拦等,大部分是由于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小说类作品的渲染影响所至,但演义并非正史,其中两个关于杨修的故事,来源于魏晋时期郭颁所作《世语》的片段。
郭颁《魏晋世语》中的第一个故事是所谓杨修告密吴质之事,“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朝歌长吴质与谋。修以白太祖,未及推验……世子从之,修果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焉。”第二个故事是杨修指使曹植斩“城门守者”事件,其中杨修对曹植建议道:“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
《世语》上述记载,详细描述了杨修尽心尽力地帮助曹植的几件事,但是《世语》此书从名称到内容都带有小说色彩,裴松之评价此书说,“惟(郭)颁撰魏晋世语,蹇乏全无宫商,最为鄙劣,以时有异事,故颇行于世。干宝、孙盛等多采其言以为晋书,其中虚错如此者,往往而有之。”指出其多采“异闻”与传说,并非信史。
《魏晋世语》的上述记载并非事实,以杨修的敏感身份和家世、所受教育情况来看,他断不敢参与到险恶的曹氏立嗣之争中,为自己平添麻烦。至于杨修泄露军令“肋”之事,众所周知,泄露军机者一般以死罪处理。家风优良、处境特殊的杨修断不会以性命当儿戏,因此即使杨修向军中传递了军令,很可能是首先经过曹的授意,杨修才敢行事。同时,曹之“忌杨修”并非《后汉书》所载“修又尝出行,筹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如是者三,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这一表面原因这么简单,而是前文所说杨修及弘农杨氏之“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的影响力。所以范晔才在文末补上“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为杨修最终的被原因。
杨修虽为“袁氏之甥”,但当时袁术及其势力羽早已烟消云散,且时人对袁杨两个显赫家族的评语非常有趣,“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清晰地表明了体现出了两个豪门之间风评与声望的差距,弘农杨氏从杨震起就秉持正直家风,世代为“清白吏子孙”,杨彪、杨奇等人随汉献帝刘协经历种种磨难,杨彪在朝中德高望重,所以杨修的“弘农杨氏”这一标签是让曹相“袁氏之甥”更加忌惮的。景蜀慧《曹魏集团取舍人才的标准与士大夫的悲剧命运》一文所说“杨修仍因他出身大族、父彪拒不仕魏、舅氏袁术公开与曹氏为敌,以及他本人又与曹上的反对派孔融、称衡等为友的背景而受到怀疑。”是非常准确的。
《三国志》还记载了曹植乘马车“擅行驰道”且闯司马门之事,《后汉书》中,唐人李贤注引《续汉书》对此事作了补充,“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之,时年四十五矣。”所谓“人有白”,就是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曹。
二、曹的晚年多疑
弘农杨氏既然在朝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而曹又在与反对势力持续多年地不间断地勾心斗角中,性情变得多疑、猜忌,所谓“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因此杨修及他代表的门第弘农杨氏成为了曹非常忌惮的对象。曹毕竟是以威势胁迫汉献帝,才得以最终晋爵为魏公乃至魏王的,这些不轨不忠之行自然得罪了忠士,《宋书》所称“汉氏载祀四百……魏武直以兵威服众,故能坐移天历;鼎运虽改,而民未忘汉。”就指出了曹的不得人心,这也导致曹氏集团内部于建安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连续两年发生了,即耿纪等人主导的许都之乱与魏都邺城发生的“魏讽之乱”。
同时在这期间,荆州、襄阳地区的曹军被蜀国的关羽军队打得大败,几乎到了丢失荆州的地步,使得曹面对的压力陡然蹿升。相上述那些已经浮出水面的事件,曹不知是否还有更多针对他本人的暗计划,因此他对身边的一切,都开始风声鹤唳了起来,所谓“太祖性忌”,在曹的猜疑心理下,名重一时、忠于汉朝的杨彪之子杨修最终作为曹的心腹之患而难逃劫难。“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杨彪是曹无法加害的,所以曹才在杨修身上汇集了“曹植之羽”“交关诸侯”“漏泄言教”等借口后,死了这位名臣之子。杨修在死前留下遗言:“我固自以死之晚也”。这一悲凉话语透露出他多年来如履薄冰的心情,说明杨修深知其父杨彪与曹之间的过往使得自己最受曹忌惮,但曹植却对杨修“连缀不止”,导致杨修也不敢自绝于曹植,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性情直爽干净的曹植后知后觉,在悲伤中写下“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的诗句,他后悔过于结交杨修,也更加痛恨自己不能保护这位挚友。值得指出的是,曹给杨修强加了很多罪名和污点,足以使杨修及其后人在未来新建立的朝代中背负罪责,难以复兴。而曹魏代汉后,弘农杨氏一门确实从一线士族中滑落,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记载。直到司马氏篡魏、司马炎登基后,由于司马炎的皇后杨艳出身弘农杨氏,因此杨艳之父与叔父被司马炎大力提拔,杨家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而本来作为杨氏主支的杨修及其后人因为曹的缘故成为了默默无闻的配角。关于西晋的杨氏外戚,晋武帝司马炎的两任皇后都出身弘农杨氏。
第一任皇后是杨炳之女杨艳,杨炳是杨众之孙,杨炳与杨彪是同辈,但亲缘关系已经很远,杨众是汉安帝时期的东汉太尉杨震的幼子杨奉之孙,杨彪与杨众的共祖是东汉弘农杨氏的奠基人杨震之曾孙。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病重时,她推荐了自己的堂妹杨芷入宫,杨艳死后,杨芷也被立为皇后。“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胤,元后(杨艳)从妹。父骏,别有传。以咸宁二年立为皇后。”杨芷是杨骏之女,杨骏与杨炳同为杨众之孙,晋朝的司马炎后来大力提拔杨骏与其兄弟杨济、杨佻二人为宰辅时,就遭到了近臣们的反对,“尚书褚、郭奕并表(杨)骏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武帝不从。”同时也有朝臣上书反对:“今杨氏三公,并在大位,故天变屡见,窃为陛下忧之。”
连杨骏本人都清楚凭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担任辅政大臣不足以服众,“骏自知素无美望,惧不能辑和远近”。甚至杨骏、杨济兄弟三人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甚至达到了“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的程度,可见弘农的杨氏的声望、地位大不如前,曹对杨彪和杨修的打击使得杨氏确实从一线高门中衰落了。按前文对于《魏晋世语》的考察可知,杨修并未参与到曹丕与曹植的夺嗣之争中,《三国志》中虽然有“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的记载。
然而这是因为后世特殊的原因所致——曹丕代汉称帝后,曹植等诸侯王被魏帝曹丕所严加防范,身份敏感,加之此前杨修被曹治罪,前朝著名的弘农杨氏在有魏一代已不属于高门,无人会再顾忌其名望与地位,最终导致杨修在晋朝的《三国志》中被划为曹植的羽与“羽翼”。
结语
杨修含冤而死,如今依然使人阅之唏嘘,范晔评价弘农杨氏道:“杨氏载德,仍世柱国。”从杨震到杨彪乃至杨修,的确都是有德之士、国家栋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