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制作一件皇帝的龙袍前后共要用到多少人?造价大概是多少?

  皇帝龙袍,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到龙袍,一般人会下意识认为,就是皇帝穿的衣服。但事实上,皇帝穿衣的规矩无讲究,龙袍看着有龙有纹,论等级却要次于“礼服”属于“吉服”,上下通裁,适合在吉庆宴会或朝见臣属时穿。

image.png

  在清朝,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

  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

  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既是皇帝所穿,自然从设计到制作,容不得丝毫差池。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资料,一般是礼部定下式样,或者是皇帝让内务府画师画出小样,经皇帝看后交由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曹雪芹的家族在没落之前,就在朝廷内担任江宁织造。

  所谓“织造”,顾名思义,便是负责皇家衣物的材料挑选和制作。看《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志》对龙袍的行制、制作工艺和服饰图案,甚至,颜色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龙袍所用的色彩是明黄,领、袖是石青色。

  而当时的江南三织造各有所长,江宁(南京)擅长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苏州最精于缂丝和刺绣;杭州当然是湖丝,绫、罗、绸等大多出自杭州。

  其实,龙袍不单单是做工精良,其制作过程也是相当的繁缛复杂,生产一件,耗时两年都是很正常的事。

  当时的不少资料都有记载:一件鹅黄缎细绣五彩云水全洋金龙袍的用工和造价,放于今看是太过浪费了,前后用人919人,绣匠是608人,绣洋金工是285人,还有26个画匠,工料银共计为392两2钱1分9厘。当时,有人计算过,折合成如今的人民币,大概在30万左右。和现如今的一些奢侈品牌较,也没有太贵。只不过,龙袍是不计人力成本和设计专利的。

  既然皇帝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穿着场合的规定,那一天多次更换服饰也就成为了常态。于是,皇帝身边总是跟着一帮,时刻得伺候他们的主子。因此,有说法是,这些龙袍皇帝可能就穿一次。若果如此,将不必设置尚衣监,这制衣的速度远远不上的速度呀。更何况,皇宫里还有一堆嫔妃和皇子们呢。

image.png

  当然,龙袍的正角是龙,位置也有着严格的规定,“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数一数,怎么只有八条,还有一条是绣于里面的衣襟处。

  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便将一条龙绣在了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另外,同等重要的是十二章纹,起源非常古老。《尚书·益稷》记载:“予(禹)欲观古人之象,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于是,这些月星辰、山、华虫等也被绣于龙袍上自带寓意,彰显着尊卑等级。

  那么,蝙蝠呢?

  龙袍上的蝙蝠可不是普通蝙蝠,那是红色蝙蝠,这从文字上就可读出其中意思——洪福。

  除了这些图案,还有五彩云纹,自然是祥瑞的意思。甚至,连龙袍的下摆,都绣有海浪和岩石,其代表深海的曲线,象征着福山寿海。

  清朝对于服饰的规定相当严格,顺治时就对衣服“违禁”做了规定,包括颜色,凡是和皇族服饰有“冲突”的,民间都是绝对严禁的。

  到了康熙,对服制也做出了规定。清朝的服制制度,最终,确定于乾隆三十七年。《清实录》记载了发生于乾隆四十七年的一组死刑犯数据:因服制被斩的犯人达到了42人,是骇人听闻。

image.png

  其实,的王室专用袍制度,应是开始于唐高祖李渊时期,他在武德年间下令,臣民不得僭服。九条龙来源于《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龙袍则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龙文化。的神话,那些杰出的领袖或英雄,都被视作了龙的化身,最为著名的黄帝,都是以人面龙身或者人面蛇神形象出现的。

  龙文化的遗存,在考古中都有得到证实,北方发现最早的龙形堆塑,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而在出土的商代文物中,已发现了有龙纹的衣服。看这些龙,在彩云、山石、海潮的映衬下,更加凸显其神力和威严,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是以它为中心,不正是治者想要的尊荣和高贵吗?用文化内涵去表达一种上的威严,这在中国古时候的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

  只是,齐天的洪福,并非天天身着龙袍就能将天下紧紧的攥于手中。改朝换代的历史,让人们深知,心中系着天下,方能立于长久。其实,这些有着美好祝愿的图案,也是在暗示君主自身的一份责任。以至于,太多的君主将自己当成了龙,但离了“水”的龙,它什么都不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