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丞相到底有多危险 大多数都没有得以终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丞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大秦帝国崛起,除了君王圣明以外,也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佐,秦国历任国君都是举贤任能的君主,对于有才之士都是礼遇待之,但对于秦国丞相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
01商鞅
大秦帝国的崛起应当追溯到秦孝公时期,所以我们从秦孝公时期开始说起。商鞅是秦孝公时期的大良造,当时秦国并没有丞相一职,实际上当时商鞅的职位就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一职。秦孝公觉得变法图强,颁发“求贤令”招揽天下英才,商鞅正是这个时候加入秦国朝堂的,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载秦国展开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剧照-秦孝公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确立刑罚,实行连坐制;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综合来说把秦国的发展战略定位两个字“耕战”。这样的变法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使得秦国迅速崛起。后世国君也是依托“商鞅变法”之成果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的,可以说商鞅是秦国崛起的奠基者之一。
然而对秦国功勋卓著的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秦惠文王以“谋反”之名诛,然而正的原因使得商鞅不得不死:
1、商鞅变法损害到了旧贵族的利益,继位的秦惠文王不得不商鞅平衡旧贵族与变法之间的矛盾,最后商鞅死后被处以车的极刑。
2、商鞅变法使得平民阶级甚至奴隶阶级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因此商鞅在平民阶层里享有很高声望,这已经影响到了秦惠文王的治权威。
剧照-商鞅
02张仪
秦惠文王以谋反之名解决掉商鞅之后,任用了张仪这个纵横家成为相国。张仪对于秦惠文王当局不得不说是最合适的,当时秦国受“合纵”之策所束缚,被封锁于函谷关内。秦国想要东出谋求大业,必须突破“合纵”的封锁,而这时张仪带着他的“连横”之策适时出现。张仪这一张如簧巧舌,把中原诸国忽悠了个遍,破解了诸侯的“合纵”之法(特别是戏耍楚怀王致使楚国国力大为损伤),为秦国东出扫平了障碍,让中原诸国都以秦国为尊。
剧照-秦惠文王
然而在张仪游说列国返回秦国时,却得到了自己支持者秦惠文王已死的消息,继位的秦武王却要将“说功赫赫”的张仪处死,在张仪巧舌如簧下,虽然回到了魏国成为相国,却在一年后郁郁而终。张仪虽高居丞相之职,却没有像商鞅一样握有军权,对于秦武王来说并不存在谋反的威胁,然而这时的张仪已经不得不除了:
1、张仪多年的游说之策,虽让秦国破除了“合纵”的封锁,但同样夜视秦国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困局,张仪所奉行的“伐交”政策在当局已经不再适合用。
2、秦武王奉行“武力争天下”的信条,与张仪所奉行的“伐交”政策相互违背,秦武王不屑于张仪的阴谋手段。
3、虽然张仪不存在谋反的威胁,然而秦国朝堂的魏人派势力逐渐坐大,以惠文后,武皇后,张仪,魏章等人为首的“魏人派”崛起已经影响到了秦国政局的稳定。
剧照-张仪
03魏冉
秦武王在位仅三年就“举鼎而亡”使秦国政局动荡,这时在宣太后和魏冉在赵武灵王的威胁下,扶立在燕国为质子的嬴稷继任秦王,是为秦昭襄王。因为扶立君主有功,扫清了嬴稷王位继承的潜在威胁,同时又是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所以魏冉把持朝政,权力秦昭襄王还大。魏冉对内参与国政的决策,与宣太后等人把持朝政,秦昭襄王要做任何决定都要经过魏冉之手,可以说实权秦王还大;魏冉对外南征北战,先后为秦国打下魏国六十余城,同时举荐白起为将,可以说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
剧照-秦昭襄王
然而在范睢入秦之后,魏冉从高位跌落,被秦昭襄王流放会封地,最后忧愤而亡。至于魏冉的下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权力过大,使得王权旁落。虽然魏冉在掌权的三十余年里,对秦国忠心耿耿,为秦国崛起做了大量功劳,然而却因为权力过大,影响到了秦昭襄王的权威,使得王权旁落,秦昭襄王对魏冉不得不除。或许是碍于魏冉声望,又或是碍于情亲关系,魏冉虽远离权力中心,下场却是算不错的了。
剧照-魏冉
04范睢
范睢第一功应该是协助秦昭襄王驱逐“四贵”,让秦昭襄王把散落于权贵之手的王权牢牢掌握在了手里,因此范睢坐上秦国相国之位。坐上秦相之位后,范睢为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对诸侯逐个击破,破解了“合纵”联盟。可以说范睢之于秦昭襄王,与张仪之于秦惠文王差不多,使得秦国对中原诸侯的军事力量造出了极大地削弱。在范睢的辅佐之下,秦国慢慢做大,使得诸侯没有能力在自面对秦国,甚至诸侯联合都难以战胜秦国,确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
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后,诸侯对秦战争的有生军力就很难形成规模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然而范睢既有协助秦王收回王权之功,又有消耗诸侯之劳,却在后期不得不卸任相国并举荐蔡泽为相。范睢之所以流落至此,主要因为:受到了秦昭襄王的猜忌,郑安平和王稽二人投敌使得范睢再不得秦昭襄王的信任,隐退举荐只不过是范睢自保的无奈之举。如果范睢不隐退绝对会被秦昭襄王以连坐之法处死,甚至范睢之死不只是像司马迁笔下的病逝这么简单。
剧照-范睢
05吕不韦
吕不韦进行一场投机,扶立两代君王-秦庄襄王与秦王嬴政,可以说吕不韦是秦王嬴政的贵人,这从嬴政对吕不韦称为“仲父”可以看出。吕不韦是天生的家,由商入政之后奉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废除了了秦国以用头颅记录战功授予爵位的形式,减少一的阻力。在不损害军功爵制的前提下,避免秦军因屠城之名而遭受敌军的强烈抵抗,更好地保存了秦国的军事力量。
在吕不韦道路越来越顺畅的时候,却因嫪毐谋反一事受到牵连,被秦王嬴政流放巴蜀并于途中饮鸩自尽。回想吕不韦的一生,这场投机使他获得巨大的回报,可是却因为触及到了权力,损害到了王权的权威被秦王嬴政所流放。其实吕不韦流放途中还有六国势力想把吕不韦引入国中为相,可是深知羽翼已丰的嬴政并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吕不韦选择饮鸩自尽,结束自己传奇的一生。
剧照-吕不韦
06李斯
吕不韦死后,李斯成为秦国的丞相,以法学思想深受嬴政推崇。李斯以《谏逐客书》为秦国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李斯提出“先灭韩”的建议使得秦国加快了一的步伐。而在嬴政成为秦始皇之后,为秦国法制提供了巨大助力。李斯主持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君主集权;一文字,一度量衡,使得秦国对于原先六国人民的治更加有利,加速了各国文化思想的一;修驰道车同轨,是秦国交通车辆的畅行无阻。综合来说,李斯对于秦王朝政权的巩固,国家的一,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做出即极大的贡献。
而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因为个人私利,与赵高合谋扶立秦二世胡亥登位,此时的李斯已经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剧照-李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