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南宋失利,成了压断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
为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崖山海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大(1271年改国号元)对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7年-1279年。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之处就是蒙古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一样在南宋长江淮河边疆一带进行不断地洗劫或袭掠。不过传上,仍认为宋元战争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最持久的战争。最后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一中国。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压断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随着海战的失败,左丞相陆秀夫协同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投海自尽,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南宋子民也跟随而去。蒙古大军完全占领了南宋王朝。
在四川的大小山峰之间,密密麻麻的坐落着上百个防御城堡,这些城堡都建在各个陡峭的山峰之上。凭借着地形优势,多次阻挡着蒙古铁骑的疯狂进攻。
城堡与城堡之间也密布着很多密道,互相连通,每个城堡的顶端,士兵们都有自己的耕作物以保证长期的消耗战。
当整个南宋王朝迎来覆灭之时,这些强有力的防御工事也显得那么的脆弱,固然有些残余宋军不愿不战而降,但在元军承诺优待俘虏的条件下,逐个放弃了原有的底线,就连火炮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的“上帝折鞭处”也终于放弃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守护。
固然如此,仍有一座城堡依旧决心与元军殊死一战,而在这城堡中恰好也有八百勇士,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凌霄城。
凌霄城和城堡一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淳祐二年,南宋王朝在四川蜀中陆续修建了很多城堡,其中有钓鱼城、重庆城等。就是依着这些防御城堡,南宋有效的克制了蒙古骑兵的闪电战,在西南战事上得以制衡。
南宋宝祐三年,凌霄城作为南宋四川防御城堡中的一员终于落成了,其地理优势非常明显,三面全是峭壁,唯有两条小路直通山下,上顶之处,非常平坦,占地百余亩,耕作着很多农作物,这就完全符合了防御工事的要求。
虽然南宋时刻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擅长作战的元军于宝佑元年将这一僵持局面彻底打破。他们运用最为擅长的“斡(wò)腹”战术,主要是指避开敌军的重兵防线,再利用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对敌军形成腹背之势,进行前后夹击。
当时由忽必烈率领的十余万大军从外围绕过了南宋筑建的长江防线,渡过大渡河,攀过飞跃岭,再从古清溪道,直下安宁河谷,这一圈转下来的确花费了元军很长时间,同样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出发之时的十余万大军达到宋军腹地之时,几乎折半。次年,忽必烈与东路盟军形成了夹击之势,夺取了大理。
对于这样的收获,还远远不止于此,原本驻守于西南腹地的长宁军直接变成了战地前线,形势相当严峻,裸的暴露在蒙古铁骑的面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宋为了遏制蒙古军队的挺进,紧急修筑了凌霄城。利用山峦之间的地势和附近的登高城、仙侣城一起构建成了新的防线。
而通往凌霄城的两条小路更是被冠上了断颈岩和四十八拐的名字,光从称号上就可以推测出这两条路是多么的难走。断颈岩宽一尺,乱石铺路,处处设陷。四十八道拐,陡壁悬崖,留下了只能过一个人的空间。
宝佑三年,秋风阵阵,寒意来袭,元军大将兀良率军北上,敲破了四川最后一道门户-乌蒙。在最后的时刻,凌霄城军民同心合力,做出了最后的抵抗。根据相关史载,南宋在崖山海战失败后,很多防御城堡主动投降,就连主持修造凌霄城的前宋军主帅朱禩孙也投降了。
蒙军对于凌霄城久攻不下,逐渐失去了耐心,在当地降军的配合下,元军再次集结30万军队,对这南宋最后一城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凌霄城被攻破,守城军民全部战死殉国。
结语:宋蒙战争在历史上经过了三个阶段,1235年-1241年,1253年-1259年,1267年-1279年。这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持续最久的战争。战前,四川人口约1300余万,战后仅剩不到100万,1200余万军民殉国。在凌霄城战斗打响之前,南宋王朝已经完全颠覆,皇室成员也几乎消失殆尽,那么这场战斗到底是为谁而战呢?为国家,为荣誉,为尊严,还是为赵宋一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