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顶戴花翎使用什么制作的?它如何区分官员的品级?

  清朝的朝服,起的王朝,都大为不同,它吸收了满汉两族的特色,为了区别官员品级,将过去的朝冠改为了顶戴,喇叭形,无帽檐,外裹绫罗哦,上面镶嵌着珍珠,顶戴的檐边由动物皮制成,般官员(四品至九品)只可用黄貂,高等(一品至三品)的可以用灰貂,皇室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清朝相关的电视剧里,还会看到大臣的帽子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那个又是干什么用的呢?它的名字叫做花翎,也能够象征官员的品级,不过其意义可远不止于此。花翎是孔雀的翎毛,由顶戴上面白玉或者翡翠的翎管固定而成。

  通常来说,花翎象征着一种地位,皇帝的认可,清朝各个皇帝对于佩戴翎羽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不能超出本分妄戴,上朝的时候也不能够不带,如果违反了规定可是要严格受到惩罚的。

  《康熙王朝》里面,康熙皇帝震怒的时候,经常对那些犯有中过的官员说到:“xxx革除翎羽”,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罪过了,一般降职或者革职留任的官员,依然可以身着以前品级的朝服,但是翎羽一旦摘下,你就别想着再次戴上了。

image.png

  怎么看翎羽的品级呢?

  花翎分为三种:一眼、二眼、三眼,这里眼指的就是翎毛上面的圆,眼的数量越多,地位也就越尊贵。

  能够佩戴一眼的,是五品以上的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内大臣,能佩戴二眼花翎的,则是清朝的各个被封为镇国公和辅国公的亲贵,能佩戴三眼花翎就更加的难了,必须是为国家立有重大贡献的人。

  花翎在清初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佩戴,不过康熙时期,郑成功势力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投降清朝,康熙破例赏赐了他翎羽。到了乾隆皇帝时期下了诏书,除了亲贵可以食用,显赫军功者也能够佩戴。清末大臣李鸿章正是凭借此获得的三眼花翎,这有多珍贵呢?

image.png

  如果不算顺治帝入关,从康熙开始起,包括李鸿章在内也只有七个人获得过三眼花翎,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可以说当时各个都是清朝廷的肱骨,就连乾隆皇帝时期的和珅也没有资格,他位极人臣,一直梦寐以求想要三眼花翎,乾隆也没有赏赐给他,清朝包括和珅也只有20多人获得过二眼花翎。

  不过放到如今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太珍贵的东西,只是君王为了巩固自己治,加强阶级分化而采取的手段罢了。

  在第一次战争之后,道光国库空虚,竟然有了捐翎的制度,只要你花7000两实银,就能拿得佩戴花翎的权力,当然也只是地位提升,并没有获得实质的利益,一些人也纷纷,无非是想花7000两去讨好皇帝而已,翎羽在清朝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