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大宋军队打不过梁山好汉 梁山到底有什么优势存在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和梁山好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想必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小时候也扮演过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将小伙伴扮演的“官兵”的落花流水。
长大以后,随着阅历的增加,逐渐知道了《水浒传》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其中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之所以在《水浒传》之中官军总是打不过梁山好汉,那是剧情需要。
但《水浒》毕竟是很多人小时候英雄梦的承载,想到那些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们,如果的存在于历史上,可能打不过官军,不免让人伤感。于是不住总要费尽心力的给大宋的打不过梁山找理由。
这个问题再引申一下,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大宋打不过梁山,原因在于108将自身武力的强悍,以及朝廷中有高俅等臣拖后腿,如果这些艺术加工的成分不存在的话,那么面对完整国力的大宋,梁山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 天时不如地利,从军事角度上讲,处于北宋黄泛区下游的水泊梁山,在地利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孟子·公孙丑》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孟子曾经在他的著作《孟子·公孙丑》中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军事角度讲,作为一场绵延时间很长的战争,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正开始从流寇走向的时候,北宋王朝虽然问题重重,但基本的治基础还是相对稳固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事实是,在一场旷持久的战争之中,占据着治地位的大宋,跟占据江山一角的水泊梁山相,有更充分的僵持时间。换句话说,大宋梁山更不怕拖下去。
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之中,天时是不由人掌控的,也就是说,谁在战争中能坚持更长的时间,谁就能更好的利用天时。
显然,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么天时肯定是站在大宋这一边的。毕竟就算是梁山能够一时的占据天时,但如果拉长时间范围,梁山肯定是不能跟大宋耗下去的,因为每一次应对大宋军队的攻势,梁山都必须要压上全部,而大宋却只是动员了很小一部分军队,其治范围内,大部分的生产活动还是正常进行的。
好在正如孟子他老人家所说,天时不如地利。虽然在天时上并不占优势,但在地利上,梁山无疑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
梁山又叫“水泊梁山”,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处于北宋黄泛区的范围。水网密集,沼泽遍地。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梁山在军事上的优势,那就是凭借着当时的生产条件,大宋朝很难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投入大量的兵力。
也即是说,管你宋朝拥有千军万马,正能够摆上战场的,只能有一小部分,因为这地方它不适合大规模的集团作战。
这对于兵力上处于绝对弱势的梁山来说,当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正因为大宋虽然军力强,但能摆到正面战场的,只是其中有限的一部分,所以梁山才能利用地利不断蚕食,而且还能招揽溃兵,壮大自己。
二、 地利不如人和,宋朝针对流寇特殊的招安政策,促使其军队内部,面对国内的战争时,根本没有死战的决心
说完了天时地利,再来说人和。一场持久的战争之中,军队的实力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决心士气,可以说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
汉语成语之中的“哀兵必胜”“破釜沉舟”等故事,无不佐证着这一点。在大宋与梁山的这场战争之中,显然宋朝军队的士气,是不如梁山的。
当然《水浒传》之中写的,大宋军队士气不如梁山的原因,是因为兵头子和臣的盘剥,实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虽然也存在,但那些将军们也不都是,尤其是大宋精锐的西军,因为常年与西夏的战争,其军队实力包括士兵个人的战斗力,都是相当强悍的。
那么如果宋朝调遣一部分西军来打梁山,他们还会有这样的士气吗?
答案是不会,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对于军队而言,打外敌和打自己人,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军之所以在西夏的战争之中保持了强悍的战斗力,那是因为当时西夏是敌人,你要是不豁出命去打,一旦被俘虏就要沦为奴隶,而且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
这种情况下,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当然是能够得到保障的。但打梁山就不一样了,上梁山的都是一些跟军卒一样的穷苦人,还有很多像林冲这样,根本就是在军队里被排挤欺压,受不了了才反上梁山的。让朝廷的军队来打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有什么战斗力。
当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算抱有同情,但如果朝廷下令要打,那也只能去打了。但北宋朝廷针对这种流寇的讨抚政策,却决定了就算是把北宋西军拉上去了,其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估计也厢军强不到那里去。
宋朝因为不抑制兼并,各种农民不断,作为一个正的国家政权,总不能把所有人都给了,要是奉行一就的政策,估计宋朝得少一半的人。在此基础之上,宋朝针对流寇和各种军的政策,就变成了军事威逼为辅,招安为主。
换句话说,大家打来打去,最后还是要到一个锅里吃饭的。对于高层的将军和官员们来说,当然大胜一仗可以加官进爵。但对于底层的大宋士卒来说,自己如果在战争中战死了,基本上就等于白死。而这种以无数士兵性命换来的胜利,其结果不过是将曾经的敌人变成了自己人。
再直白一点,梁山好汉要是输了,大概率是要被招安的,从此以后从流寇变成士兵,不但没什么损失,还有了粮饷。而对于朝廷的军队来说,打赢了也没啥好处,万一打输了却要追责。
这种形式对之下,大宋朝的军队在国内运动的时候,一直没什么士气也就情有可原了,没别的,实在不划算啊!
三、 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大宋不敢在梁山这个地界上正的集结大军,否则在外交上就要承受辽国的讹诈
说完了天时地利人和,再来说说外援。大宋的外援不必说,人家作为朝廷,根本不需要外援就能打得过梁山。而说起梁山的外援,除了远在南方,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时间上也对不上的方腊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外援:那就是辽国!
当然这并不是说梁山好汉们与辽国勾结,毕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辽国那是妥妥的敌人。
《诗经》中说: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中国人历来讲究这个,作为英雄中的英雄,梁山好汉们也肯定不会勾结“敌国”,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所谓的“敌国”,也不过就是东北那嘎达。
梁山好汉虽然不勾结,但大宋却不可不防辽国。倒不是说担心自己梁山的时候辽国趁机入侵,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辽国也已经腐朽了,根本没有力气入侵大宋。
但架不住宋国自己更弱,而且梁山所处的地方也较特殊,正好在宋辽边界附近。这还要从水泊梁山的出处说起。
实际上在宋代以前,梁山附近虽然也因为处于黄河下游而水网密布,但还没有彻底形成水泊的状况,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实际上也跟宋朝为了防范辽人,特意将黄河水北引,试图用水网拦住辽国骑兵有很大的关系。
这事情说起来很复杂,这里无法赘述,简单的说就是大宋为了防范辽国骑兵,费了大力气让黄河改道,但黄河它不听话,几次决堤,最后彻底把梁山附近变成了一片水泊。
且不说大宋朝干的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结果如何,仅从地理上来说,水泊梁山确实离宋辽边境很近。而根据《澶渊之盟》,宋辽双方都是不能在边境部署重兵力的。
一旦你大宋在水泊梁山附近部署大军,你说你是要打梁山,辽国岂能信?就算辽国信,肯定也要借此机会在外交上讹诈你。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大宋在面对水泊梁山时,一直无法甩开膀子干。这就又给了梁山好汉们一个军事上可以借助的优势。
四、 总结
当然以上都只是一家之言,实际上找理由的过程,本身就是答案。如果在实的历史上,梁山好汉们只能说在错误的时间,发起了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那时的大宋还没有彻底坏死,强大的国家力量下,小小的梁山甚至不需要经过朝廷大军,地方官员自己就解决了。
但《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却势必会随着他们反抗的精神,继续吸引着很多人为他们寻找战胜的可能,这又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胜利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